給這個世界的所有生命 - 聖事與正教

(亞歷山大˙希瑪曼作) 世上所有的生命

著名德國唯物派哲學家費爾巴哈 (Feuerbach)說:「人是由他所吃下去的東西所構成的。」
此話出口,這位哲學家認為自己已經阻斷所有與人性相關的 「理想化」思索途徑。
然而,他卻在無意識的狀態下,表達了人類最具宗教觀點的看法。
在費爾巴哈之前長久以來的這一段時間,這種關於人的相同定義都是由聖經所提供。
在聖經的故事中,第一次將人類以一種會產生饑餓感的生物被呈現出來,而整個世界就是人類的食物。
再者,創世紀第一章的作者提到,
神要人類繁殖、要管理土地、要從這個土地上取得食物:
「看哪!我把全地上結種子的各樣蔬菜,和一切果樹上有種子的果子,都賜給你們作食物…」
為了維持生命,人類必須吃,他必須取得這個世界的物質,吃進肚子裡,
再將物質轉化,成為自己的一部份,成為自己的血與肉。
的確人類就是自己所吃進肚裡的東西,
而這整個世界就像一場菜色紛呈、包羅萬象的盛宴,呈現在人類眼前。
這樣的意象,也就是一種生命的重要意象,在整本聖經中持續出現。
這是在人最初被創造時的意象,
也是在生命結束、完滿時所出現的意象:「叫你們在我的國裡坐在我的席上吃喝。」(經文翻譯取材自新譯本-譯註)

從表面上看來我似乎像是食物的第二個主題開始著手,
這是我們這個時代偉大的「宗教議題」中,第二個觀點擷取出來的。

因為如果可能的話,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去解答這個疑問:
「身為基督徒,當我們承認基督為了這個世界的所有生命而死,
而究竟是何種生命是我們要傳達、宣講、聲明與宣示的?
什麼樣的生命同時是基督教佈道團的動機、起始,以及目標?」

現行的答案,包含兩種普遍性的形式。
在我們之中有一群人,生命對他們的意義(如果要以宗教性的措辭來討論此事的話)就是虔誠的生命。
這個虔誠的生命,就是世界的本質,不同於世俗的世界,不同於世俗世界中的生命。
這是一個「屬靈」的世界,這項探討似乎在現代的生活中越來越受到歡迎,
甚至在機場的書架上都充塞著神祕意味的作品集。
基礎神秘主義常常是我們能夠在這樣的書架上看到的書名。
「生命」中的吵雜、匆忙與挫折往往人們陷入迷惘與困惑中,
於是他們很容易就會進入靈魂中的內在庇護所,去發現在那裡的另外一個生命,
去享受一場「屬靈的饗宴」,那裡具備充分的屬靈食糧。
這個屬靈食糧將會幫助他們,重建內心的平靜、忍受其他像是世俗世界的一切事物,
去忍受另一個生命,接納他們所受的磨難,過著一種更為合乎身心健康的、更為專注的生活,
以深刻的、宗教的方式「保持微笑」。
所以現存的佈道團便勸說人們進入屬靈的生活中,讓他們變得更為「虔誠」。

在這種普遍形式的定義下,存在許多不同種類的學派,甚至是不同種類的神學理論,
像是對於密傳神祕教義的復興,受到社會綿密而廣泛的注意一樣,
但其結果卻毫無二致:「虔誠」的生活將與世俗生活(所謂飲食男女的生活)分裂,彼此變得毫不相干,
除了在虔敬、在毅力上的實踐之外,不具備任何實質上的意義。
於是這個 「屬靈的饗宴」越是虔誠、我們每天在高架橋上看到的霓虹燈上面寫的有關吃啊喝的這些事,
也就變得更加俗不可耐。


但是對另一群人而言,肯定「為了這世界的生命」的意義,彷彿就是天經地義的等於是「為了這世界更好的生命」。
「精神主義者」的力道,就這樣被行動主義者所抵銷了。
好像為了確鑿指出今日的我們已經遠離「社會福音」單純的樂觀與愉悅,
包括存在主義連同它帶來的焦慮、新正教宗派與其消極而實際的觀點、上述所有理論所暗示的指涉意涵,
都已經被內化並且納入適切的考慮中。
但是基督教中的基要信仰,第一項重點就是所有行動都必須維持其完整,而事實上卻得到了新的力量來源。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基督教已經失去了這個世界,而這個世界必須要重新恢復原狀。
因此身為基督徒的任務,就是要趕上這些已經離開正途生命的腳步。
那些吃吃喝喝的人們被看得太嚴肅了。
他構成了基督教行動中一個算是被排除在外的對象。
我們常被呼籲,要檢討自己花上太多時間在沉思默想與敬拜上、在沉默與儀式上;
還有我們對於生命的社會、政治、經濟、種族與其他議題所構成的種種面相漠不關心。
對於討論神秘主義的書籍,
或是對於精神生活有所回應的書籍如「宗教與生活」(其餘一堆如談論社會、都市生活與性的書亦同),
通通沒有回答這個最基本的問題,
就是何謂我們必須為了基督,並成為基督徒而必須重獲的生命?
換句話說,何謂所有作為、所有行動最終的目的?

假使我們至少達到這些世俗的實際目標其中一項,我們「贏了」,然後要做什麼?
這個問題看來天真,但是在自己所作所為的名義下不只有行動,還有其本身的生命。
如果一個人不能瞭解這一點,是無法回答出來的。
一個人吃喝、一個人為了自由與正義而奮戰,都是為了活下去,為了達到生命的圓滿,
但是這又是什麼?
生命本身的生命又是什麼?
永恆的生命之中又有什麼樣的具體內容?
在某個最根本的論點上,在某種最基礎的分析下,
我們無可避免地發現在行動中或者藉由行動,本身是不具備任何意義的。
當委員會成員完成了他們的任務、所有文件都已發函、所有實際目標都已達成、一定會出現一種完美的喜悅氛圍。
跟什麼有關?
除非我們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否則先前我們在精神層面解答所觀察的宗教與生活二元對立會依舊存在。
無論我們將自己的生活給「精神化」,或是將我們的宗教給「世俗化」,
無論我們是邀請別人來參加一場屬靈的饗宴,或是加入別人的世俗的、實際的生活,
這個世界的真實生命,也就是我們所知的、上帝賜給人類的祂唯一所出之子,
依舊無助地飄浮在我們宗教的可觸範圍之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