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charist 共融聖事 (第十二章)

2

關 於教會成就中逐漸消失的共融參與,最為 普及而常見的解釋,就是對於壓倒性的平信徒多數,他們不配時常接近聖爵的指涉。因此他們的需要,可以說就形 成了額外的要求與擔保。平信徒是活在這世界上的,持續與不潔、虛妄、作惡多端、謊言為伍,所以他們需要特別的潔淨、特殊的準備,也就是得在懺悔上特別著 力。

我 會把這種解釋叫做假虔誠,因為事實上,最貼切地說,這種詮釋是來自於一種罪惡的意識、從對於神聖的「尊敬」、從對於個人「不配」的 恐慌而來。恐 懼,以形式各異的樣貌出現在所有的宗教裡。中世紀時的基督教,罪根本就滲透進入生活的各個層面:「我們犯了罪,我們在檷面前違法、做了錯事…」(克里特的 聖安德烈聖頌典七號聖頌,聖頌首節)苦行主義通常在其極端的程度上,是架構在基督教社會的道德理想上的,這一點雖然很少有人發現,但是事實證明它的確產生 了相當大的影響。這個世俗的衰退,或說「白衣」神職人員的規定,舉例來說,在特魯洛會議(Council of Trullo,西元691年)的定案中,導致教會生活的領導權落到隱修制度手中。我們不在此贅述這個複雜過程的起因與類型。重點在於,它逐漸導致教會的教 權主義化,在神職人員和平信徒之間劃下一道鴻溝,教會的整個「氣氛」改變了。到了四世紀末,聖金口若望寫道:「但是還是有例子證明,在參與神聖奧秘時,司 祭與他轄下的人們沒有什麼不同。我們都是一起與他受到榮耀的報賞,不像在舊約裡面,司祭的食物要和人民的食物分開,還有司祭參與的崇拜活動,一般人不可以 參與。現在不是這樣了,因為同一個身體與同一個杯,都是為大家獻上的…而我們所有人都平等地互相擁抱…」(語出<佈道書之關於哥林多後書)

但 是最後「世俗主義」和「教權主義化」勝利了,連在聖殿建築形式上都可以觀察出端倪,因為其設計越來越強調平信徒與神職人員的分野。對此聖金口若望 再次為文寫道:「當基督來到,並在城外受苦時,祂潔淨了整個世界,祂讓每個角落都適合祈禱…你想知道最後整個世界都成為一座聖殿,而每一處又變得多麼適合 祈禱嗎?」但是關於聖殿與禮儀的「關鍵」辯護,很早就從教會消失。進入祭壇、前往至聖所的動作現在是禁止平信徒去做的,而平信徒在聖餐禮的出席變得被動。 本是因著他們、為了他們而完成的,現在他們卻不參與在這個完成裡面,如果早先教會劃下的一道界線,把自己和「這個世界」分隔開來並且擁抱平信徒,現在這條 界線則是用來隔離平信徒的。在此我們看到一個最佳見證,就是他們把平信徒(miriane)定義為「世俗的人」,而非先前的上帝子民的成員 (laikόs),「神的子民」(彼得一書2: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