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教建築、禮儀空間及其本地化 part1

Church Beauty 當進入正教教堂參加禮儀,人即刻能感受到內部裝飾對人的震撼。
教堂的主要目的是舉行禮儀,就是將耶穌基督的聖體聖血帶到這個世界,並結合所有參與會眾成為一體。
禮儀不僅是處於現在和過去,如耶穌基督的被釘十字架、死亡和復活,更重要的是呈現天國的榮耀。
雖然耶穌的第二次再來還沒來到,天國也尚未完成,但在聖祭禮儀中我們已經身處天國中了。
為了更清楚瞭解,我們必須明白祭司在祝聖餅酒時所用的禮儀詞。
他說:「上帝,我們紀念禰的十字架、死亡、復活和第二次來 臨,將這餅酒呈獻給禰。」


我們能紀念耶穌被釘十字架,但祂尚未來到,我們如何能紀念祂的第二次來臨呢?
所以說,教會就像是一部時光機器,人在那裡可以看見未來,
教會的場域反映出天堂的榮耀和愛(天堂的榮耀與人間的榮耀不同)。
正教神父的祭衣總是非常漂亮,顏色豐富非常多變,但平常的穿著卻相當樸素。
神父們獻祭時所顯現的是天堂的榮耀,他們就像是充滿榮光的天使。
教堂建築也是如此,它不僅是會眾聚集的祈禱之所,更是見證上帝與我們同在的事實。
上帝是厄瑪奴爾,祂在聖神內與我們同在。


所有正教教堂的祭壇都是座西朝東(Altar East),
因為根據先知的說法,耶穌永遠是東方之光,所以教堂總是朝向東方。


第十世紀俄皇 Vladimir派臣出外尋找真正的宗教,其中一隊到了君士坦丁堡參觀過聖蘇菲亞教堂的莊嚴建築及殊聖禮儀後,回國報告皇帝他們在正教禮儀中 感到「在地若天」。俄皇Vladimir即刻明白這就是他所要尋找的真宗教,於是派人到君士坦丁堡請求派遣傳教士到俄國傳教,很快就有一萬人領洗。
教 堂內部設計所要呈現的是萬物在上帝上帝內合而為一,因此教堂並非是耶穌至聖至高的最後晚餐廳,也不是信眾聚會的一般祈禱所,教堂的目的不止於此。啟示錄中 提到教堂建築的主要涵意:祭壇是基督的王座,所以正教教堂的祭壇上總是放著福音書,來呈現耶穌是上帝之言,感恩祭則顯示耶穌是上帝羔羊。祭壇四周是使徒、 聖人、天使、主教及司祭的所在。教堂內的其他地方是信友與教會成員的場域。教堂外廳(Narthex 或Vestibule)代表著教會外的世界。這三個場域象徵三種人:教堂外頭是不認識上帝榮耀(即神光the divine light)的人;教堂內的會眾是初識者,他們雖已認識上帝的榮耀,但尚未達到至臻的程度;祭壇上的人則明瞭並看見天主的榮耀,他們與神光合一。
正 教教堂的特徵就是圓頂(Dome),它象徵著天主擁抱萬物並且與天國合一。基督使天上和地上的萬有總歸於祂(弗1:10),在祂內我們都充滿著天主的一 切富裕(弗3:19)。

祭台(Altar Table Cloth)傳統上是由木頭或石頭所製,並由兩塊布所裝飾,一塊圍在桌子的四圍,另一塊鋪在桌面,象徵耶穌受死時被殮布所包裹。祭台上的福音書底下會放一 塊布(Antimension),Anti-mensa的意思是「不是桌子」。當我們舉行感恩禮時,會將這塊布打開,上頭放聖爵和聖體盤。我們可以帶著這 塊Antimension到任何地方舉行聖體聖事。Antimension由聖油所祝聖,通常布裡頭會放入些許的聖髑,布的上頭有當地主教的簽名,表示神 父與主教是合一的,而行聖事的神父是在主教的許可下執行司鐸職務.

祭 台上會有一個小洞來放置殉道者的聖髑(Relics),這是教會長久以來的傳統,因為初期教會是在殉道聖人的墓碑上舉行感恩禮。但真正的理由是,人的身體 才是天主的宮殿,而不是任何種類的建築,我們的終極目的是讓天主住在我們內,所以殉道聖人的身體更是當之無愧,因為他們為天主而犧牲性命。
祭 台上通常會有一個小聖體櫃(Tabernacle),裡面裝著由聖週四所祝聖的聖體,這聖體將保存到下年度的聖週四,目的是為了在緊急情況時,神父能立即 為病危者送聖體,因為那時可能沒時間舉行聖體聖事。正教會並沒有像天主教會一樣經常性地更新所保存的聖體,正教司鐸在每次禮儀中會吃完當天所祝聖的聖體。
面 對祭台的右方有一個櫃子,稱為skevophilakion,裡面放的是祭衣、備用聖爵和聖體盤、聖髑和其他的聖物。

面對祭台的左方有一 個洗手槽。主祭者穿好祭衣後會在那裡洗手,這是禮儀的一部份。神父在發送和吃完聖餐後也會在那裡梳洗口手,以確保聖體屑被小心處 理。教堂底下有一個儲水槽專門收集從這水槽流出的禮儀用水,領洗水也會流入這裡,這些水不會與其他的水合流,而是直接被教堂底基的土地吸收。

祭 台後方總是畫著展臂聖母,而她的腿上(或懷中)站著嬰孩耶穌的聖相。開展的雙臂顯出她的愛擁抱著每一位。展臂聖母和嬰孩耶穌聖相的下方通常有大聖 人相,特別是寫與禮儀有關的聖人,如聖巴西略(St. Basil)、聖金口若望(St. John Chrisostom)和聖國瑞(St. Gregory the theologian)。

中央圓頂的周圍牆壁畫著宗徒相,而4個拱形牆壁則畫四部福音的作者。中央圓頂底下的牆 壁延至會眾席周圍牆上都畫滿耶穌重要事蹟的圖像。
主圓頂的上端總是畫著耶穌君王的光榮聖相,他左手持著聖經,右手給予祝福。

中央 圓頂底下掛有一座圓形聚燭台,上頭可以放傳統蠟燭或電子燈。這座聚燭台稱作 polyeleos,意為許多恩寵。

李 亮 神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