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六次大公會議(西元325-681年)

打擊異端

在拜占庭帝國的早期,七次大公會議在教會生活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們具有雙重任務:
首先,清楚闡述教會組織的定位,使五大主教區的地位具體化;
第二(更重要地是),確立基督信仰的基本教義–三位一體和道成肉身。
所有的信徒皆同意,這些奧秘是超乎人理性能夠理解的。
因此當主教們在會議中下定論時,他們並非就奧秘本身加以解釋,而是在奧秘周圍畫上藩籬,
排除任何一種可能的異端邪說。


這些會議中的討論有時看起來抽象而遙遠, 但基本上都圍繞在「人的救恩」這個議題上。
根據新約,人類因罪的緣故與神隔絕,無法靠自己的善行與神和好,
因此神採取主動,藉由降世為人、被釘十字架、從 死裡復活,將人從罪惡和死亡的權勢中拯救出來,
這就是基督信仰的主要信息,也是大公會議所極力維護的中心內容。
異端因為削弱了這個新約的教導,在人和神中間豎起一道牆,使人無法得到完全的救恩,
所以是危險、需受到譴責的。


聖保羅從分享的觀點,表達出救贖的信息:
「我們主耶穌基督…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祂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林後八9)。
在約翰福音,也可以看到類似的字眼–基督表明門徒將同享榮耀,
並且禱告他們能與神合為一體:「你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 一。」
(約十七22-3;希臘神父結合這些類似的經文,稱此為人類「神格化」的表現,希臘文為“theosis”」)
他們認為,人若要與神合而為一,表示人必須「神格化」,藉由恩典成為神的樣式。
因此,聖亞大拿西(St Athanasius)稱道成肉身的目的是「神成為人,好讓人能成為神。」


若這種「神格化」(亦即“theosis”) 可能的話,基督必定為完全的人和完全的神。
只有完全的神才能救贖人類,所以若基督是救主,祂必定為神;
而唯有他真正降世為人,我們方能在他為人類所做的有 份。
因此基督成了人和神中間的橋樑,是道成肉身的神人。
因此祂如此應許:「你們將要看見天開了,上帝的使者上去下來在人子身上」(約一51);
不僅天使在那天梯上下自如,人類也是。


基督是完全的人,也是完全的神,所有的異端都在某部分削弱了這個真理。
有的說基督在神之下(亞流主義),或說他分別具有人和神的雙重位格(涅斯多留 主義),
又有說他不是真正的人(基督一性論或基督一志論),大公會議因此針對這些異端加以駁斥。
在第四世紀召開的首兩次大公會議,焦點放在基督是完全的神這部份, 闡述出三位一體的真理。
接下來的四次大公會議–分別發生於第五、六、七世紀–,
轉而就基督是完全的人這部份加以澄清,解釋耶穌如何能同時擁有神性和人性。
第七次會議,主要針對聖像問題予以辯護,乍看之下似乎與前幾次會議有所不同,
但實際卻和道成肉身及人的救恩等問題息息相關。


1. 尼西亞會議 – 亞流主義的挫敗..........................................................(文件)

323 年尼西亞會議的主要任務,在於譴責亞流主義。
當時亞歷山大的神父亞流(Arius), 主張聖子次於聖父,認為聖子同樣被神所造,但高於一般受造之物。
亞流的動機固然在保護神的獨一性和卓越性,但使基督低於神的結果,就造成人無法神格化。
該會議指出,唯有基督是神,方能使人與神合而為一,因為唯有神能開啟那合一之門。
基督與聖父在本質上是一體的(亦即「同質」),祂並非次於神或是高等的受造 物,而是與聖父本質相同的神。
因此尼西亞信經陳明(基督是)「出於真神而為真神,被生而非受造,與父一性」。


尼西亞會議亦討論到教會的 組織,決定出三大中心:羅馬、亞歷山大、安提阿(聖典第六條),
另外提到耶路撒冷雖隸屬該撒利亞的主教轄區之下,但其地位僅次於三大中心之下(聖典第七條)。
君士坦丁堡在此未被提及,因為它在五年後才被立為新首都,在此之前仍屬赫拉克西亞(Heraclea)的主教統管。

連結:http://ccel.wheaton.edu/fathers/NPNF2-14/1nice/index.htm

2. 君士坦丁堡會議 – 關於聖靈的教導....................................................(文件)

第二 次大公會議在381年於君士坦丁堡舉行,當中延續尼西亞會議的結論,並將尼西亞信經擴大編寫,
特別在聖靈方面的教導加以衍生,確認聖靈與聖父、聖子一 樣同為神:
「其出自於神,與聖父、聖子同受敬拜、共享榮耀」。
會議中亦修正了尼西亞第六聖典的規定,使當時帝國的新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地位一躍成為第二大中心,
僅次於羅馬、並高於亞歷山大。
「君士坦丁堡因係成為新羅馬,其主教應享有無比尊榮,僅次於羅馬主教之後」(聖典第三條)。


這些會議中的決議完全出自眾神學家之手,成為文字精準的教條。
其中亞歷山大的聖亞塔那修將尼希亞信經中的關鍵字「同質」(一體、一性)發揮地淋漓盡 致,成為貢獻最大的一位。
此外,值得一提的還有三位加帕多家教父–拿先斯的貴格利(在正教會稱之為「神學家貴格利」,329-90)、
大巴西流 (330-79)、其弟尼撒的貴格利(死於394年)。
相較於聖亞塔那修強調聖父和聖子的同一性,加帕多家教父們則更看重神的三個位格–聖父、聖子、聖靈。
最後取其平衡,創造出最著名的「三位一體」教義,也就是三個位格、一個本質。
這四人在當時代結集起來的神學影響力,可說是空前絕後。


到 了381年以後,亞流主義除了在少部分西歐一帶以外,完全銷聲匿跡。
然而第三聖典卻引發不少爭議,包括來自羅馬和亞歷山大。
舊羅馬質疑新羅馬的地位,恐怕後者未來會爭奪其首位,因此選擇忽略此聖典,
一直到1215年拉特朗的大公會議,教宗才正式承認君士坦丁堡的地位。
此外聖典的規定亦對身為東部第 一大城的亞歷山大造成威脅;
接下來的七年也應證了君士坦丁堡和亞歷山大之間的緊張關係,而亞歷山大在其中多佔上風。
第一次的勝負,是發生在亞歷山大的提阿非羅成功地驅逐君士坦丁堡的金口聖約翰(349-407);
後者是一名多才善辯的講道家,其講道常歷時超過一個小時,
將聖亞塔那修和三位加帕多家教父的神 學概念,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出來。
他過著嚴峻、儉樸的生活,對窮人有極大的憐憫,對社會正義滿有熱誠。
他大概是正教會所有神父中最受歡迎的一位,其著作 也最廣受閱讀。


3. 以弗所會議 - 涅斯多留主義的推翻...........................(文件) (致涅斯多留的信函)

亞歷山大第二次主要的勝利,發生在位於以弗所的第三次大公會議(431年),
當時提阿非羅的表弟繼承者聖濟利祿(St Cyril, 死於444年)推翻了君士坦丁堡的主教涅斯多留(Nestorius),
但這劍拔弩張的關係還不僅止於兩個主教區之間,還包括381年 沉寂至今的教義問題,尤其是基督的位格。
聖濟利祿和涅斯多留兩人皆同意基督是完全的神,是三位一體的神其中之一,
但兩人因神學背景不同,對基督的人性和其神人合一的解釋亦有歧異。
涅斯多留出自於安提阿學派,主張基督有完全的人性,
但他因其基督的神性和人性強烈區分,造成兩個位格、一個主體的危險,有別於傳 統的一個位格論。
聖濟利祿則是其對手亞歷山大學派的支持者,他從基督單一的位格、而非神人兩性作為出發點,
也不似安提阿學派如此強調基督的人性。
兩種立場 若過於極端,都可能成為異端;教會需要的是取其平衡,以獲得完整的基督形象。
不幸的是,兩方最後還是為此爆發激烈的衝突。


涅斯多留最後拒稱聖母馬利亞為「上帝之母」,認為這混搖 了基督的神性和人性,使爭議益發加劇。
他採用安提阿學派的論調,認為馬利亞僅能被稱為「人子之母」或「基督之母」,
因為只有人性位格的耶穌才是她所生,不包括神性的那部分。
聖濟利祿則在以弗所會議的支持下,
以經文「道成了肉身」(約一14) 回應說:馬利亞為上帝之母,因為她生出道成肉生的上帝;
她所生的不單是被賦予神性的人,而是同時擁有神性和人性、不可分割的一個主體。
「上帝之母」一詞確保了基督二合一的位格,否定此稱號,就是將道成肉身的基督一分為二,
也破壞了神和人中間的那道合一的牆。
由此可見,以弗所會議涉及的不僅是稱號而已,更重 要的是救恩的內容。
「同質」一詞在三位一體的教義中,就如同「上帝之母」在道成肉身的教義裡一樣關鍵。


之後亞歷山大又在449年於以弗所舉行的會議贏得勝利,但多數信徒皆認為,這次的決議過於極端。
聖濟利祿的繼承人狄奧斯科魯斯 (Dioscorus)主教堅持基督只有一性:救主雖然原具有神、人兩性,
但因降世為人而剩下「道成肉身的神性」,這也就是知名的「基督一性論」。
雖然聖濟利祿做過類似陳述,但狄奧斯科魯斯故意忽略他於433年所針對安提阿派所為的平衡論點。
對許多人而言,狄奧斯科魯斯否決了基督完全的人性,雖然這些人的 看法也不完全正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