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教的禮拜

雅典大學神學院院長Protopresbyter George Metallinos著

2.聖禮儀之儀軌與歷史演變

基督教的禮拜有自己的儀軌,也就是禮儀的整體架構。
我們以 「Typikon」(希臘文是合法正規之意)來稱呼「聖禮儀的手冊」,
它是根據世世代代教父們有系統的陳述與教導寫成的,其中包含了教會禮拜的流程大綱與架構。
因為禮儀「法規」上的統一,正教的意識型態被完好的保存下來。
儘管有些地方需要依不 同環境和地方特色做調整,
例如,過去事件的自然潮流,不僅豐富了聖禮儀,也可以幫助教會避開各種邪說和異端。
教會的禮拜發展得很有組織,體制內有法規與一致性,沒有意見的分歧。
然而,新元素就像是樹的枝幹,會向外無限制的生長。
因此,正教會內有各種加入不同新元素的儀軌,
例如:使用希臘語的教會,主要遵行聖Studite修道院內所採用的「君士坦丁堡地區大基督教會儀軌」,
而使用斯拉夫語的教會,則遵守聖Savvas聖修道院所採用的「耶路撒冷地區儀軌」。
各個包含不同元素的儀軌,並不會破壞正教禮拜的統一性。
聖禮儀的結構是特殊的,是所有正教教會共有的,在正教聖禮儀當中,我們可以透過觀察而得知。


早在基督教初期就已經出現各種聖禮儀形式:
例如在Alexandrian、Antiochian(Syrian)和Byzantine … 等地,出現的東方形式,
以及在African、Roman、Paleo-Hispanic(Mozarabian)、Ambrosian、Paleo- Gallic、Celtic … 等地出現的西方形式。
教會在歷史進程中,在「排除異端」的工作上,也展現其自由精神方面的地區差異性。
這就是為什麼,研究各式各樣的聖禮儀形式,對於發掘 和驗證地區教會的聖禮儀發展,
和探討它與「整個統一的正教信仰的關係」,都有實際幫助。


在君士坦丁大帝時代,隨著君士坦丁堡的新羅馬帝國(公元330年)的創立,開啟了宇宙起源論的新展望,
這樣的新發展對教會禮儀的沿革具有重大意義。
每個時代中,教父們的著述工作,都具備一個有組織的延續,使得教會不至於「墮落而遠離了古代最初期的基督宗教」。
公元313年,教父們的耕耘成果,戰勝了偶像崇拜之說,誕生了一個宇宙性和神學性的「勝利」,
這樣的光榮成果,也瀰漫了禮拜儀式中的每一個細微結構。
它的發展與宗教會議所訂出的「三位一體」教義、神學文字的發展、修道院的組織、眾聖殿的設立……等等齊頭並進。
隨著禮拜的特殊性漸漸沒落,以一個穩定不變的核心為基礎的教會形式漸漸出現,
用緩慢而穩定的腳步,同化並且統一了所有地區性特色。
這些發展的果實,成為各式各樣的聖殿建築風格,
並且發展出新的禮儀週期(每天一次、每週一次、每年一次)和新的節慶(聖日)與儀式。
這些發展以時間的進程分類如下:
第四、五世紀,聖禮儀充滿了大量豐富的內容,也有許多深入的變革,
第六、七世紀建立了禮儀的各種形式,
第八、九世紀,「拜占庭形式」終於被確立,
這個形式在十四、十五世紀被拿來當作聖禮儀的儀軌〔Symeon of Thessaloniki的「靜修(Hesychasm)」形式〕,
並且沿用至今。


「拜占庭形式」的禮拜必須藉由隱修方式來達成,它包含了已認可的基督徒社群的延續,也守護著基督徒生活的純淨,
它也是基督徒的生活見證。
世代交替 中,隱修生活透過對世俗化的抵抗,保存了「末世論」的想法。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如此確信,它對教會的發展有許多正面的影響。


修道院將禮拜融 入了禁欲的苦行中,並且特別強調「祈禱」的部分,使整個生命轉向禮拜。
修道院的生活滋養了聖禮儀的實修,藉著聖禮儀當中的「儀軌」、 讚美詩、音樂與藝術寶藏,使教會更豐富。


因為修道院生活的興盛,再加上反偶像崇拜(Iconomachy) 議題(第九世紀)告一段落,
修道院「形式」被沿用在世俗社會的教區當中,而這個形式,也普及了整個正教會。
隱修的生活,滋養了正教禮拜的主要結構,也豐富了其中的藝術元素,如:讚美詩(詩歌)與音樂,
直至今日,真理還保存其中:這樣的禮拜,在正教會的生命中,並不是「某個不起眼的部分」,
而是教會的中心,是我們生命的革新與聖化的來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