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西方形上學的產物(二)(metaphysics of capitalism)
現在我們應強調一些評論韋伯著作的核心論點,就我觀察,這些論點既重要又相當特殊。
a)有科學家們接受韋伯對資本主義起源的觀點。
在第一批支持者中,我們發現Ernst Troeltsch接受喀爾文教派的倫理,
即強調勞動價值並同時限制消費的倫理,造成財富累積。
另外,喀爾文主義拒絕天主教對利息的強制禁令,促成金錢的利益管理和擴張。
在先前分析中,明顯可見,喀爾文教派對呼召(calling)和勞動的道德觀,
換句話說,新教對於職業的觀點,形塑發展資本主義精神所需的基礎結構。
當然,Troeltsch和韋伯都強調,上述觀點並不支持資本主義是喀爾文主義的直接產物。
b)也有觀點表明資本主義精神和新教倫理的關係,不如和猶太主義精神的關係緊密。
Werner Sombart支持此觀點,他認為資本主義精神的主要來源和猶太主義的社會位置及經濟活動有關。
(當然,猶太民族的事業心是廣為人知的。)
Sombart的觀點受到Sée支持,根據Sée的說法,資本主義精神的最佳典範是在機敏精明的猶太商人中,
而非有些呆板的清教徒中。
當然,這些是對韋伯觀點的反證,如同先前重複的,韋伯連結的是資本主義精神和新教倫理。
c)某些對韋伯的評論,懷疑韋伯試圖在資本主義和新教倫理之間建立的關連性過於武斷,在任何方面都過分簡化。
基本爭論為,資本主義在新教主義之前就已存在,
如果考量到,西方建立第一份新教信仰告白之前,就已經歷了資本主義。
我們已在序言中強調以下分析,即有些學者相信資本主義和教皇主義密切相關,包括其中全部的神學和倫理。
Sombart支持此種觀點,認為教皇教會促進資本主義發展,尤其在義大利。
Thomas Aquinas試圖將生命哲學化和理性化的神學體系眾所皆知。
Thomas Aquinas的基本學說之一即是「和人有關的議題中,罪是指違反理性要求的一切事」。
如果考量到,資本主義精神和理性主義相連,就有理由認為資本主義直接依賴教皇教會的神學體系。
除此之外,Thomas Aquinas要求控制金錢再生產的本性以避免揮霍,因為他知道,奢侈和揮霍會帶來過量的性愛生活。
結果,節制成為財富累積的因素。
根據Sombart,從兩方面更可看出資本主義透過教皇主義而發展。
首先,經院哲學教導人貧窮或富裕並不重要,以自己的財富或貧窮做了什麼才重要。
其次, 經院哲學家,特別是佛羅倫斯的Antoninus允許利息,在生產投資中借貸金錢。
根據上述內容,Sombart堅持新教主義反對資本主義,新教主義並非故意促進資本主義發展,
端視新教主義受到經院哲學理性主義的影響程度而定。
Robertson贊同Sombart的觀點,根據Robertson,除去各種限制發展的外在因素,古代早已存在資本主義精神。
他相當同意資本主義可能起源於以下日期:西元1202年,十字軍東征,因為十字軍東征「並不是戰爭,而是掠奪和強盜。
他們是為了掠奪而組織的商業行動,而軍團裝備要求大量資本, 遠遠超過當時任何工商業需要的資本。
掠奪也成為這古代資本囤積的巨大來源。
因此,掠奪東方在資本主義的早期歷史中具有重要性」。
Robertson提及「資本家」典範是在14和15世紀佛羅倫斯的文藝復興時期,那裡的商人以追求利益為中心,組織他們的生活,
並且不享受得來的利益;
之後則是耶穌會,若曾有任何信仰激勵資本主義,絕對不是喀爾文主義,而是耶穌會的信仰。
Hyma也堅持韋伯歸因於新教主義的鮮明特色,那些成為資本主義起源的特色,早在新教主義出現之前,
就在14和15世紀的義大利出現。
這些特色包括:義務的辛苦勞動,為了施捨救濟而積存金錢的願望,職業神聖化,
並且相信基督徒們被允許獲取超過所需的財貨。
他也宣稱,雖然教皇教會禁止金錢借貸,但是教皇的神職人員和羅馬Fuggers銀行的聯繫,
對於高利貸的急速膨脹具有決定的促進作用。
上述觀點皆指出,資本主義精神先於新教主義存在,但如同Fanfani的觀察,新教主義對資本主義的建立造成積極影響,
這當然違背宗教改革者們的意願。
即使Tawney,在接受韋伯對資本主義和新教倫理關連的中心思想時,
也支持資本主義在中世紀義大利和法蘭德斯就已出現,
並且,15世紀到16世紀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天主教會的經濟帝國主義令人印象深刻,而非新教的力量。
根據上述科學家的說法,各種證據不足以斷言新教倫理是資本主義的起源,
更精確地說,因為資本主義在教皇教會的教導中早已存在。
本質上,這些分析將資本主義和教皇教會相連,而非和新教主義相連。
d)研習韋伯理論的學生也聚焦於理論核心,因為(根據韋伯)資本主義精神和新教倫理相連,於是他們致力研究新教主義,
甚至成為集體現象。
現在我們將檢視屬於這類型科學家的觀點。
Tawney堅持資本主義精神在新教主義出現之前就已存在,並且認為韋伯將資本主義發展歸因於新教倫理的證據不足。
然而,他接受新教改革運動和資本主義興起之間,有更寬廣的因果關係。
事實上,他詳盡闡述各新教團體之間清楚的差異。
舉例來說,他爭論,教皇主義和路德主義都同樣以保守立場著名,但是喀爾文主義卻帶來革命,
因為喀爾文主義致力於和中世紀不同的經濟型態,並以此經濟型態作為宗派道德理論的基礎。
路德主義將農村和傳統社會理想化,然而喀爾文主義是在城市興起,並且信任交易和資金。
因此,根據Tawney,儘管整體新教主義並非資本主義起因,但無論如何,它逐漸演變為資本主義發展最重要的助力。
我們可由以下事實看出:儘管喀爾文主義不全盤拒絕資本主義的特質(如同韋伯的廣泛分析),
它仍然堅持使用這些特質作為榮耀 神的方法,並且更進一步解放中產階級的經濟事業,藉此創造新社會。
而清教徒則是在另一方面反對封建主義和威權政府。
我們可以說,資本主義精神和新教倫理以此方式間接關聯。
Hudson斷言韋伯將16世紀的喀爾文主義等同於17世紀的清教徒主義,是嚴重錯誤。
事實上,他宣稱無法在喀爾文的任何著作中發現韋伯對「呼召」的詮釋,因為喀爾文本人可能就會拒絕這種說法。
他更進一步強調韋伯隔離出喀爾文教導的特定部分,而沒有檢視喀爾文整體的神學思維,
因為喀爾文絕對不會宣稱事奉瑪門(Mammon)(譯注:金錢)和事奉 神有關。
事實上,即使清教徒也將 神視為生命的終極目的,並且相信 神遠遠比事業、藝術、和娛樂更重要。
Hudson支持以下觀點:
資本主義精神的勝利標示出清教徒主義的失敗,因為清教徒主義譴責17世紀英國的商業倫理, 視其為敵基督。
事實上清教徒們變得富有,不能被詮釋為暗示資本主義精神和新教倫理相連,
而僅僅是因為清教徒們特別重視勤勞工作和儲蓄的價值。
我認為,藉著上述觀點,Hudson基本上維護以下觀點:新教仍然間接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但對此並無自覺。
Sée也採取相同觀點,斷言「資本主義精神並非清教徒主義的產物,而是,清教徒主義成為資本主義精神的增強物」。
在其他事物中,他強調喀爾文主義促進資本主義精神發展,正是因為它提高追隨者們對於勤勉和個人主義的重視。
然而,Sée也強調另一方面的關連,在當時,具有衝勁、積極、獨立精神的人,可能會皈依喀爾文主義。
喀爾文主義特別強調勤勉,可能成為財富累積的因素,但並非有意識地建立資本主義。
Robertson堅持清教徒實際上反對資本家,因為清教徒認為資本家是無所事事者,
透過剝削剩餘,資本家不需工作就能賺錢。
但Robertson也爭論,從歷史面向來看,資本主義最終可能影響新教倫理,
因為「論呼召」的教條,在16世紀到18世紀之間已不再相同。
非常清楚地,隨著時間推移,關於呼召的教條轉變為方便商人階級的教條,成為他們貪婪野心的解毒劑。
根據Fanfani,大體上,新教徒對資本主義持批判觀點。
新教神學家們反對資本主義出現,因為他們在其中看見瑪門(Mammon)(譯注:金錢)的工作。
事實上,喀爾文將Venice和Antwerp烙印,視它們為天主教的瑪門重鎮。
在此架構中,Fanfani提及宗教改革會議禁止利息,以及禁止會剝奪個人事奉 神的能力和時間的勞動。
Fanfani接受,即使資本主義先於新教主義存在,新教主義無論如何對資本主義建立有正面影響。
有一類觀點否定資本主義直接依賴新教倫理,Hyma是其中之一。
他認為韋伯和Troeltsch 都誤解喀爾文的教導,如果他們考量到喀爾文從未對經濟理論或資本主義表示任何興趣。
事實上,喀爾文反對向窮人收取利息。
他也提及第一代的喀爾文信徒禁止賺取借貸窮人而得的利息,並且在大筆金額借貸中,僅僅允許收取2%~3%的利息。
一般說來,喀爾文的動機是為了照顧跟隨者,而非要求為了 神的榮耀而勞動。
根據Hyma,韋伯和Troeltsch的論述或許適用英國和美國的新喀爾文主義者,然而並不適用於喀爾文本人的喀爾文主義。
最終,根據Hyma,喀爾文堅定反對資本家,如果我們告訴喀爾文,20世紀時,像洛克斐勒的商業鉅子,
可作為喀爾文對於社會演化影響的最佳典範,他可能會非常震驚。
喀爾文關心的是靈性,這可從以下事實看出:他三萬多頁的著作中,只有五十幾頁在處理經濟議題。
事實上,從17世紀之後,某些喀爾文主義者轉而崇拜瑪門,並不表示這是喀爾文主義引領他們如此做,
而僅僅意味著這些人停止當基督徒了。
藉著說明上述對韋伯理論的評論,要直接或間接拒絕資本主義精神和新教倫理的關聯,似乎不容易。
對於理論各部份可能有相異的反對意見,然而間接影響仍然存在。
至少,藉著探究上述研究者的觀點,我們似乎可以如此結論。
e)有趣的是,和我們在序言中表達的立場相同,當然也和以下將要重複的內容相同,
亦即,無需檢視資本主義的直接來源,不論它源自於教皇主義或新教主義,都能斷言資本主義和更廣義的西方精神有關,
和西方世界風行的精神有關,而西方世界同時受到教皇主義和新教主義影響。
畢竟,我們知道西方的信仰告白,包括教皇主義,基本上有相似的視角和參考點。
非常清楚地,新教反對教皇主義,儘管兩者精神相似。
舉例來說,透過反對教會神職人員過度的權力,宗教改革者拒絕所有神職人員的權力;
相對於教皇主義認為只有神職人員能夠詮釋聖經,新教拒絕聖傳,並且繼續發展自己的詮釋。
然而,如果我們深入研究兩者的教導,我們會分辨出兩者有相同視角。
Hyma堅決強調上述觀點。
他認為韋伯錯誤強調教皇主義和新教主義的不同,但兩者有許多相似,特別是賺取利息和勞動兩大主題。
聖奧古斯丁的教導成為教皇主義和新教主義的共同基礎。
Hyma認為,現代新教徒相信教皇主義已經偏離聖奧古斯丁的教導。
雖然實際上,經歷兩世紀的遺忘之後,聖奧古斯丁的教導在16世紀重新成為天主教會思維的首要參考。
聖奧古斯丁的命定論,經過路德和喀爾文稍稍修正,也在16世紀為許多天主教會成員接受。
f)另一種觀點,我們不應單獨將資本主義和教皇主義或新教主義連結,
如果我們考量到資本主義是和世俗精神有關,和人類追求利益的精神有關。
這樣的觀點似乎有特定基礎:從人類的角度,他處於墮落後的狀態,並且因為偏情的導火線和不安全感,
而追求保護措施和財富累積。
當然,應承認這種觀點某部分為韋伯接受,然而,韋伯更堅持對於財富和利潤的理性主義認知。
Robertson,曾嚴厲批評韋伯理論,堅持「資本家」的性格描繪應是世俗人,
而且,商業活動不應和宗教「呼召」有任何關聯。
人們無需任何「呼召」來投身財富追求;
事實上,很有可能,人們恨惡宗教要求他們在每日的職業生活中僅僅當個觀察者。
無論如何,宗教廢棄或使用財富,能夠扮演積極或消極角色。
根據Fanfani,資本主義和多種宗教相關,而宗教能徹底消滅它,或將它置於掌控之下,或協助它發展;
但必定不是宗教創造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會發生,是因為人們具有以最少財富去獲取利潤天生本能。
針對新教主義,Fanfani爭論,它提供資本主義必要的協助,但出自消極視角。
包括路德主義和喀爾文主義,都沒有將人的救贖和人在世上的工作相連結,但兩者都認為救贖是 神的選擇。
透過這樣的方式,他們驅策人們追求所有剩餘財富的滿足。
因此,從上述的消極視角,新教主義實際上協助財富累積和資本主義精神發展。
的確,當人的救贖被認為和他在世上的行動無關,並且,當擁有財富被認為是 神對受揀選者的偏愛,
如此一來,為了資本主義精神的成長,會創造出節制的社會風氣。
g)也有某些分析家試圖連結韋伯和馬克思的理論。
我們已序言中看見,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之後,韋伯理論才出現,這顯示韋伯的理論實際上和前兩者有衝突。
例如,Robertson認為韋伯試圖組成和馬克思的歷史經濟詮釋相反的因果關係。
韋伯,以心理性質詮釋經濟事件,因為資本主義興起是歸因於「資本家精神」 發展。
研究韋伯理論的法國經濟歷史學家Henri Sée,確切闡述韋伯觀點扮演「以下角色:平衡馬克思曾明確闡述的,
唯物主義歷史觀的著名教條」,
「像韋伯、Troeltsch、Sombart這樣的知識份子,不直接批評唯物主義歷史觀,
但透過以下企圖攻擊唯物史觀的堡壘:證明經濟現象,至少是資本主義,也就是力量最強大的,很大的程度上,
是清教徒主義或猶太主義宗教精神的產物」。
也有觀點認為,如同Robertson明確闡述,韋伯理論在宗教爭論中被利用,
同樣的見解,也認為韋伯觀點被各種政治宣傳者採用。
這也是韋伯理論受歡迎的原因。
換句話說,某些人發現韋伯理論是用來攻擊喀爾文主義和其他宗教的完美藉口。
我們必須留意Vasilis Filias對韋伯理論的觀點。
他宣稱許多詮釋者相信韋伯理論和馬克思主義的立場非常相近。
畢竟,根據Vasilis Filias,韋伯避免將自己置於唯心論或唯物論,但韋伯相當堅持清楚的實證立場。
事實上,Vasilis Filias強調韋伯著作中「經濟因素-即使沒有被呈現為單一的決定因素,
也總是被呈現為決定性和無窮盡的行動因素,不論是在公眾注意的中心,或是作為資本重要性的潛在共同決定因素」。
Filias更強調,即使在宗教社會學中,特別是原始魔法領域,
「和每日生活的經濟現實有緊密的交織牽涉,無疑地,宗教元素在此處用來服事宗教外的事物,
基本上屬於經濟目的的事務」[xxiv]
當然,韋伯在著作中從未提及他和馬克思主義的關連,也從未提及他反對馬克思主義。
事實上,他似乎將資本主義精神的起源歸因於命定論,
也就是由聖奧古斯丁闡明,且由韋伯當時的新教團體加以應用的命定論。
因此,許多研究韋伯的學者相信,基本上韋伯詮釋社會事件的方式,和唯心主義者以及唯物主義者不同。
然而,如同Robertson堅持的,韋伯的著作,如同馬克思的著作一樣,有力地提出抗衡資本主義的觀點。
韋伯深層的努力在於顯示出當代資本主義是一巨 大、雄偉的過度結構(hyper-structure),
而且此結構立基於變化和過時的宗教理念上。
h)呈現上述各種觀點,並且瀏覽各種正面和反面闡述之後,我們應該提出自己的觀察。
上主就是愛
主 耶穌基督 上帝之子 憐憫我罪人
- Jan 13 Fri 2012 19:10
資本主義-西方形上學的產物(二)(metaphysics of capitalism)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