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大帝的改革 (1682-1725年在位)
身為第三代沙皇 亞阿力克賽一世之子,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吸取歐洲新教國家的經驗,
為俄國重建了新的秩序,徹底改變各項因循自拜占庭以來的傳統。
有鑑於父親曾經因為宗主教尼康的宗教 改革運動而短暫蒙羞,
彼得大帝藉由俄羅斯宗主教亞德里安(Adrian)1700年去世的機會,停止宗主教的選舉。
在歷經宗主教職缺長時 間的空窗期後,他並於1721年正式廢除主教制度,以「神聖宗教會議」取而代之;
至此,原來教會的中央行政單位就成了國家組織 的一環。
由沙皇特派的行政官員(「高級教會庶務員」)得出席所有會議,甚至監督管理教會事務。
此外,彼得大帝也頒布瑣碎的宗教規章,作為 俄國境內所有宗教活動的運作細則。
當時教會內部由於守舊派勢力的分裂,無法推舉有力的發言人捍衛自身權利,只有走向被動接受一途。
在彼得 大帝的革新下,俄國教會邁向歷史的新紀元,直到1917年,其帶來的結果並非都是負面的。
例如,彼得大帝的教會顧問群皆是畢業於基輔學院的烏克蘭 高級主教,他們為俄國引進西方的神學教育,
其中最著名的是彼得大帝的好友–普斯科夫市的樞機主教費歐凡.普克波維奇(Feofan Prokopovich)。
整個18世紀,俄國教會持續在亞洲進行宣教工作,也興起許多宗教作家及聖徒,
包括佛羅尼斯的聖米喬芬(St. Mitrofan of Voronezh, 死於1703年)、
列東斯克的聖提康(St. Tikhon of Zadonsk, 死於1783年)
–一位德國路德宗喬安.阿恩特(Johann Arndt)和德國敬虔主義的仰慕者–,
以及其他傑出的高級主教和學者如莫斯科的大主教柏拉圖.李夫辛(Platon Levshin, 死於1803年)。
所有挑戰沙皇對教會影響力的嘗試,最後總以失敗告終,
其中羅斯托夫的大主教亞斯尼.麥特耶維奇即因為反對凱薩琳女皇所 主張的教會屬性世俗化,
遭到罷黜且死在獄中(1772年)。
當時的俄國瀰漫著一股世俗化的官僚氣息,對於隱修主義的復興顯得相當不利,
即 便如此,來自基輔的年輕學者派西. 威力克夫斯基(Paissy Velichkovsky, 1722-94)依然促使了復興的發生,
隨後也成為羅馬尼亞寧次男子修道院的院長,他所譯《慕善集》的斯拉夫語版本間接造成了19世紀俄國靜修傳 統的復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