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東正教會

俄國革命和蘇聯時期 | 巴爾幹半島和東歐 | 東正教在中東的發展
東正教在美國的發展 | 海外流亡與宣教

基督教信仰在小亞細亞幾乎絕跡、巴爾幹半島正教會重新的整合、俄羅斯革命的悲劇、
西方正教會分崩離析等因素徹底地改變了正教會世界的結構。

俄國革命與蘇聯時期


俄國教會在面對革命的騷動時,其實並不如人們以為的那樣毫無預備。
需要改革的事項在 1905年就計畫好了,
大多數的教士對於幾世紀以來剝奪了教會自由的俄 羅斯帝國其實並沒有特別的感覺。
在臨時政府執政期間,1917年8月,一個代表全教會的會議在莫斯科召開,有265個神職人員和299個世俗神學家與會,
而在此次會議的會前會中已就民主化的架構及會議程序事先規劃。
它採用一個新的教會體制,使主教轄區能重新建立,讓主教能由各個教區共同選出,
並讓一般大眾 能參與教會各管理階層的事務。
最後莫斯科的主教吉洪(Tikhon),在1917年10月31日(布爾什維克革命後六天)被選為宗主教。
雖然因著血腥革命 的爆發,造成改革無法全面完成,但至少人民已能在部分教區選出新的主教。
在馬克思主義思想影響下,布爾什維克政府認為所有的宗教都是「人民的鴉片」。
1918年1月20日,政府頒布了一條命令,剝奪教會所有合法的權利,包括財產權。
然而這個法令未能立即執行,教會也仍然保有一個強而有力的社會力量達數 年之久。
吉洪對此一法令的回應是將「公開或偽裝的敵基督者」逐出教會,雖然他並未指明針對政府;
他同時針對政治議題發表了具有道德意義的聲明:在1918 年3月,
他指責俄國和中央政府間布勒斯特立陶夫斯克和約(Brest-Litovsk)的休戰協議,
同年10月他「告誡」列寧,要求他宣佈特赦。
然而吉洪 小心翼翼地試圖不讓自己染上反革命的色彩,1919年9月他呼籲信徒不要支持白黨(反共主義者),
而要遵守蘇聯政府訂定的那些不違背基督信仰的法令。
獨立 教會在1922年之後遭到很大的逼迫,是年2月,政府下令沒收教會所有珍貴的財物,遭到吉洪的反對。
俄國政府贊助那些願與之合作推翻大主教的教士,卻不願 給予任何擔保;
在吉洪遭軟禁時,這群教士便接收了他的辦公室,並且很快宣佈這些主教和教士對政府的效忠。
這就是所謂「革新教會」或「活教會」的分裂,不但切斷了教會內部的連結,也使教會再無招架之力;
許多對宗主教忠實的主教和教士都遭到審判並處死,包括彼得格勒年輕的改革派大主教便雅憫 (Benjamin)。
「革新」教會很快就因為允許已婚的神父當主教,及允許喪偶的神父再婚而打破普世正教會的紀律。
當吉洪被釋放時,他對教會的分裂提出譴責,有許多神職人員因而回轉支持他;
然而他也(可能違背其意願)發表聲明陳述自己「並非蘇聯政府的敵人」,也停止了公開反對政府的舉動。
但吉洪服從的態度並沒有立刻發生效果,他指定的繼任者於他1925年去世後全部遭到逮捕。
1927年,暫代牧首職位的塞爾吉烏斯(Sergius)大主教也宣誓效忠蘇聯 政府。
然而於1920年代後期至30年代,在史達林(Joseph Stalin)的統治下,
教會遭受了極大的血腥迫害,造成數以千計的受害者。
到了1939年,只有三或四個正教會的主教和100間教會得以正式作,其他教 會幾乎全面被查禁,
俄國教會在蘇聯執政期間可能是整個東正教歷史中遭迫害最嚴重的時期。(見俄國殉道聖徒的網頁)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正當史達林在政治上遇 到大挫敗的同時,塞爾吉烏斯在1943年被選為宗主教,
「革新教會」的分裂自此宣告結束。
在塞爾吉烏斯之後繼任的宗主教亞阿力克賽(Alexis, 1945-70)帶領下,開拓了兩萬五千所教會,
神父人數也多達三萬三千人。
但在1959到1964年間,俄國總理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再度推行反宗教運動,
使得教會的數目減少到一萬以下。
在亞阿力克賽去世後,1971年由宗主教皮門(Pimen)繼任,
雖然教會仍然受到人民的擁戴,但它的未來卻依舊難以預料。
然而在長達70年的鎮壓與反宗教策略後,1980年代晚期,教會經歷了更大的宗教自由,一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