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本質」,「能源」和「人格」之詞於神學中之轉移:自由的問題

a.  教父們所作出的綜合所需的先決條件

在之前的課堂中,我 們談到了卡帕多西亞教父們所察覺到的'本質', ' 能源 ' 和 ' 人格 ' 等等術詞的意義,然後我們又談到了他們為了把這些術詞轉移到神學的領域中而使用的原則等等。這些原則是:

一、 有關於上帝的「他有、他 是」,換句話說,對於他的存有的簡單的確認:

在此不應有任何疑惑,任何有關於上帝的存有的問題,並且這是絕對必要的。

二、  有關於上帝的「他是甚麼」:

這是對應著上帝的本質的; 對其,我們只有極度的愚昧和無知,並且完全無法談起到它。 無論一個人 (不管是聖徒還是天使) 能多麼地接近或者達至上帝, 上帝的本質總是會被某件東西遮住的,例如看見坐在他的寶座上的上帝的以賽亞,他只看到上帝被天使們籠罩著。他們以他們的翅膀遮住了上帝的本質 -- 一個不能被任何人所看到或察覺到的、或以理智知道的本質。

三、 虛空的本質是不可能有的。

聖巴西爾 (Saint Basil the Great) 說過這點;換句話說,一個本質是不能没有位格的 -- 一個本質一定得在其中有某某位格。這表示著,在談起是為一者的上帝的時候,或者,在談起上帝的惟一本質之時,我們必須也意味到人格 -- 他的三個人格。一者不能在另一者之前先存有,因為,很簡單地,那一者不能没有位格而存在著,而上帝的本質的位格種類是三位一體性的。那就是為甚麼我們沒有 没有位格的本質。 在此刻,我們必需再加上一個相反的觀察 -- 那就是,一個位格也是不能没有本質的;換句話說,若是某人因此猜想道,位格是在本質之前的,好比它們能夠没有本質而獨自被察覺到,那也是不正確的。本質没 有位格就不存在,而位格沒有本質也不存在。這是第三道原則,它把所有三個人格皆放置在同等的階級上。人格們是同時以本質的位格的身份出現的 ('同時' 在此不是指在時間的方面上是同時的)。然而,這個'一起性',這個在上帝身中同時有一者以及很多者的性質,仍是表示著,在這個同時裡面,有某種階級性的暗 示。

這種階級性是卡帕多西亞教父們所介紹出的另一個原則。它是因果的階級性;換句話說,這三個人格的出現並非是沒有起因的。某人,某 物,導致於本質之位 格化。上帝不是一些位格的;本質不是沒有起因就有位格的。而就是這個起因使得父親是父親的(三個人格或位格其中的一個)。它把父親與其他的兩個人格區分 開。阿裡烏斯教人 (Arians)不停地使用約翰福音來對抗東正教,卡帕多西亞教父們因此必須面對約翰福音中的那段危險的篇文。那段熟悉的文句「父親是比我大的」即是用在 在上述的意思中的因果的上下文中。

父親的確是大於兒子的, 不是在本性的方面上,也不是在本質的方面上,但只是從因果關係的方面講起, 因為父親就是起因。 我們是這樣而給予某些位格優先性的: 在因果關係的基礎上。根據卡帕多西亞教父們的看法, 這個因果關係的意思才是絕對地與自由的意思相關的。

當我們說,起因就是父親, 我們首先是意味著, 兒子的誕生和聖靈的送出並不是因本質的散發之故 (那將意味著我們有本質的優先性), 而他們也不是强制性的, 意味著人格 -- 位格 -- 不是在本質之前的, 但在另一個、更加正面性的意義上, 即是, 他們反映出自由。 並且那就是已說過的想法和信仰, 認為, 位格 -- 人格 -- 以及上帝自己的存有, 因以父親為起因, 並且與父親的意志一起, 不是"父親所不要的以及不想要的", 如同 Saint Athanasius 所說過的。

在` 想要' 之中,(而為了想要, 你必須是人格), 本質擁有意願, 但本質就其本身而言並未擁有`想要之者 ' 。它只有在位格的人格中擁有著` 想要之者 ', 而不是以本質本身。因果關係的意思是與上帝的自由性連接上的,以至'想要'的父親不僅僅只是'想要' 兒子以及聖靈的存有, 但他也是'想要' 他自己的位格以及他自己的存有的。

Saint Athanasius 說過: "是父親他自己想要著他自己的位格的"; 而這是因為那將會是不可想像的, 如同格里高里神學家 (Gregory the Theologian) 所强調過的, 當他反答 "父親是如何位格化的?" 問題之時,因為那是一個人所從未膽敢考慮到的一件事情。 因為當阿裡烏斯教人說 "如此, 兒子是因必要性之故, 而不是被要的", 格里高里回答道: 你也得考慮到父親: 如果你說父親也是因必要性而存在的, 那麼你就好像是在說一件最可怕的、 最不可思議的事情, 因為 "如果父親並未想要存在而存在著, 那他如何能是上帝, 如果他是如此被強迫的? 而這除了一件事之外甚麼也不表示著 -- 那就是他是上帝。" (ει δε ου θέλων υφίσταται ο Πατήρ, πώς Θεός, ει βεβίασθαι. και ταύτα ουκ άλλο τι ει αυτό το είναι Θεός) 換句話說, 你可以說, 上帝不是自由的 -- 就好像你可以說許多其它的事情 -- 但若說他不是自由地存在著的話, 那可是不可想像的。這意味著, 自由地存有-- 自由地存在著 -- 那對上帝來說是一件基本的事情。

上帝的存有 -- 他的存在的方式-- 的確就是父親-兒子-聖靈的三位一體的位格, 而這件自由地存在著之事是適用於所有的他的三個人格的, 即父親, 兒子,和聖靈。 這個自由的起因是什麼呢? 這不是起源於本質的自由; 這是起因之者 -- 父親 -- 的自由。父親是那個「想要之者」, 並且這從 Saint Athanasius 所說過的之中可以看出:「因為, 父親以其而想要兒子的想要之意, 兒子也以其而同樣地愛著、尊重著、以及想要父親; 並且那一者是父親在兒子之中所有的意願, 以至你可以說: 父親是在兒子之中的,而兒子也是在父親之中的。」 (και γάρ ο Υιός τη θελήσει ή θέλεται, παρά του Πατρός, ταύτη και αυτός αγαπά και τιμά και θέλει τον Πατέρα∙ και έν εστί θέλημα το εκ Πατρός εν Υιώ ως και τούτον θεωρήσθαι τω Πατρί εν τω Υιώ και τω Υιώ εν τω Πατρί). 所以呢, 既然父親是起因, 那他不但是兒子之誕生、以及聖靈之散發的起因 -- 換句話說,三位一體的存有、也就是他自己的存有的起因 -- 他並且也是自願 (自由) 存有的起因; 也就是,他是自願存在的,而不是被强迫存在的。

所以, 結論是, 上帝的三位一體的位格是起源於父親的自由意志的; 本質是在那裡而被位格成三位一體的的上帝的。當我們一旦說出這點的時候 (父親的自由意志把自己位格化, 它把本質位格化為父親, 兒子,和聖靈三者) 我們就有犯上阿裡烏斯教人所辨别出並且提議出的問題的危險, 那就是,如果真是這樣, 那兒子一定得是在一個意願之後而出生的。如此, 我們如何能將其與卡帕多西亞教父們以及 Athanasius 所作出的反駁和解呢: 兒子不是不被要以及不被想要而出生的, 反之,他是因想要他的父親所持有的想要性之故而出生的?(ουχί αβουλήτως και αθελήτως, αλλά τη θελήσει του θέλοντος αυτώ Πατρός γεννάται ο Υιός)

乍看之下,我們在此似乎有個矛盾, 以至制造出一些混亂.... 我們必需要強調, 在此沒有矛盾, 但是我們確實需要首先作出一些精密的分别, 而這些又是從Athanasius 以及卡帕多西亞教父們的書寫中出現的。當Athanasius 反對阿裡烏斯教人的理論之時 -- 也就是,兒子是跟隨著父親的意志之後而出現的 -- 他解釋出他如此做的原因,並且他也很清楚地定義出意志這字在此所有的意思:

所以他說: 「至於說, 它(= 兒子的誕生) 是發生在意志之後的, 那首先暗示著, 他之前並未存有, 並且有某種不確定性的推斷, 以至某人能够去想, 兒子也是可以不被想要的。」 (το μεν γαρ λέγειν εκ βουλήσεως γέγονε, πρώτον μεν το μη είναι ποτέ σημαίνει, έπειτα δε και την επ άμφω ροπήν έχειν, ώστε δύνασθαι τινά νοείν ότι ηδύνατο και μη βούλεσθαι τον Υιόν).

那煩擾到 Athanasius 、 使得他反對父親之意志的這個想法之事, 則是, 「意志」的意思在此有著他在別處所強調過的含意, 那就是,「對另一者有所傾向,然而又表示出與其相反之事,以至,你必須想選前者, 然而對於後者, 你又無法表示支持。」 (επί θάτερα ροπήν έχοντος αυτού και δεικτικού του εναντίου, ώστε τούτω μεν εκλέγεσθαι, εκείνω δε μη ερείσθαι).

意志的意思的確是有著選擇的意思的。例如,如果我是可以自由地 决定想上或是不想上課 (雖然那不是絕對性的), 如果我決定去上課, 那麼, 一切皆好。 但是, 在決定之中, 因有選擇去做還是不去做的自由, 我也是在暗示著, 我也同樣地能够選擇不去做這事。 因為我真的是自由的, 我可以選擇去上還是不去上課。所以呢,「他的意志」 這個說法包含著 「對另外某件事物的推斷」 -- 「對另一者有所傾向,然而又表示出與其相反之事,以至,你必須想選前者, 然而對於後者, 你又無法表示支持。」 而那就是他所意味著的之事, 如果我們將 「意志」 這個想法用於兒子的誕生的身上的話, 即: 我們將會暗示著, 兒子也是可以不出生的。

但 是我們必須小心: 他並不是只意味著這事。 那件煩擾到他的事情 -- 而這是非常重要的 -- 並不只是兒子可以不出生, 但更是: 「你可以假設, 兒子也可以是不被想要的」, 換句話說, 父親是可以自由地不想要兒子的。矛盾之事是在這裡: Athanasius 想要一個自由的、永恆的、以及無休止的意志, 但是這個意志不能是一個需要在兩種可能性之間做出選擇的意志。Athanasius 並不是反對著自由意志之本身; 但他是反對著「暗示著在兩種可能性之間必需做出選擇的意志」, 因為那會暗示著兒子也可以不是父親的意志; 根據Athanasius 的說法, 兒子是父親所永遠想要的,並且他不願意這有任何必要性的意思 。他把「意志」 看作是「想要」, 因而能很適當地用字。我們當中的很多人會說, 我們無法如此使用「意志」, 「想要」, 並且我們因而拒絕自由意志的存有。

但是,那我們 就會與Athanasius 起衝突。如此, 我們如何可以在本質方面了解他? 我們如何可以和解此事?

一個不包含著可以選擇相反之事的 可能性的永恆的想要? 這兩件事得怎麼樣才可能互相和解? 我們在此需要非常深入地探討教父思想... 因為自由和存有的至尊奧秘皆隱藏在此... 在教父們闡明這點的方式中。

讓我們仔細地審查一下這非常精妙的一點: 我能够决定上課還是不上課的這件事 -- 我擁有這個選擇的這件事 -- 是歸因於我是面對著兩種給與我的情況的事實。它們是給予我的。我並没有創造出它們; 它們是被給予我的。 當我們在我們之前有兩種可能性的時候,我們即做出選擇。我們没有創造出那些可能性; 它們是被給予的, 而那就是最典型的受造物之定義。 因為受造物就是面對著事先已存在的現實的。因為它是受造的, 也就是,它是別人所創作的, 那個「別人」 -- 創作者-- 很明顯地存在於受造物之前。被創造出的受造物因此面對著某種挑戰 -- 如果他被給予自由的話 -- 他或者得接受、或者得不接受那個面對它的事物, 如同亞當就曾是如此。亞當發現他得選擇 -- 他得對上帝說「是」或是「不要」。由於上帝是在亞當之前之故, 並且什麼是在我們之前 -- 什麼是給我們已準備好的 -- 什麼就是對我們的自由之挑戰。 例如, 在你面前有這張桌子; 你有踢它的自由, 或是對它作出任何其他事的自由。這是在挑戰我的自由的, 我必需對桌子採取某種姿態。這就是被創造的受造物的特徵: 面對著已存有之事, 他將做出選擇。

讓 我們來設法將這個自由的意思運用於上帝身上 -- 上帝這未受造之者 -- 並且將其運用在世界存在之前。那, 我們將如何運用自由於永恆的、 無休止的、上帝的存有上? 某某者能够做出甚麼樣的選擇, 如果世上除了他自己以外什麼也没有? 他所面對的困境就會是: 或者呢,他得被强迫地存在著,並且是服役於他自已、他的本質、或者是他的本性, 或者呢, 他只在一種方面上運用他的自由: 肯定性地, 正面性地, 以說「是」。因為,他得對誰說「不」? 你說「不」, 當你想拒絕在你附近的某件事物之時。但是, 當在你附近什麼也没有之時,你得拒絕什麼? 你能拒絕你自己嗎? 這好像是精神分裂症的情況, 而,再一次,它是起源於我們受造者所得有的選擇的可能性之中的。當我們拒絕我們自已的時候, 那是因為我們的自已-- 對我們自己來說 -- 是已給予的存有。我們自己沒有決定要出生; 我們的自由,在我們誕生之時,還不是有效用的。我們(在之前) 被創造的這件事實,是給予我們自殺的這個選擇之事--- 以拒絕我們自已。所以, 如果我們去除了世界創造的這個要素, 我們很自然地就無法去想像上帝自殺, 也就是他以否定性的方式使用他的自由, 以「不」。由於「不」表示著拒絕, 並且世上没有他可以拒絕的任何東西 。

所以,上帝只有這: 或者呢,他是被强迫存在的, 或者呢, 為了能是自由的, 他必須以肯定性的反應方式, 以對他的存在說「是」的方式, 來使用他的自由,因為說「不」的選擇並不存在; 因為在他之外什麼也没有。

上 帝, 在他自己的存有之內, 不是單獨的。他的存有是存在性的「是」。隨後, 他的自由與他的存有完全相符。他的存有的「是」也就是他的自由的「是」, 並且他的存有的「是」也包含著他的三位一體的存有的「是」。 當父親對他自己的存有以及兒子和聖靈的存有作出同意之時, 他是在使用他的自由的。並且他是把他的自由作為肯定性的意志來使用的。這個肯定性的意志不允許任何否定性的意志 -- 因為那對未受造者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的 -- 而這就是為人所知的上帝的愛。

Saint Athanasius 在這段關鍵的摘錄中把上帝的意志與上帝的愛連接上,這事可不是偶然的。他說道: 「就如他 -- 父親 -- 是想要他自己的位格之者, 同樣地,是屬於同樣的本質的兒子,也不是不被他 -- 這位父親 -- 所想要的。所以,兒子是由父親所想要的以及所愛的; 並且,你因此必須好好思考一下那位是由上帝所想要的以及不是被他所不想要的之者。」 (ώσπερ γαρ της ιδίας αυτού υποστάσεως εστί θελητής, ούτω και ο Υιός, ίδιος ων αυτού της ουσίας ουκ αθέλητος εστίν αυτώ. Θελέσθω και φιλέσθω τοίνυν ο Υιός παρά του Πατρός• και ούτω το θέλειν και το μη αβούλητον του Θεού τις ευσεβώς λογιζέσθω) 所以, 我們可見, 我們能有一種正統的應付上帝之「想要以及不想要」 的方式, 並且我們也能有錯誤性的對上帝之「想要以及不想要」 的看法。[Υπάρχει λοιπόν τρόπος, να έχουμε ορθόδοξο τρόπο περί του «θέλειν και μη αβούλητον» του Θεού και υπάρχει τρόπος να έχουμε κακόδοξη αντίληψη περί τούτου «θέλειν και μη θέλειν» του Θεού]。

當上帝的意願被當作是 在不同的可能性之間做出選擇之時,這即是宗教上的錯誤觀念 (cacodoxy)。但是, 這不是唯一的解釋意志的方式。我們並且也有虔誠性的意志的意思,或正統性的意志的概念。「所以,兒子是由父親所想要的以及所愛的; 並且,你因此必須好好思考一下那位是由上帝所想要的以及不是被他所不想要的之者。」 (Θελέσθω και φιλέσθω τοίνυν ο Υιός παρά του Πατρός, και ούτω το θέλειν και το μη αβούλητον του Θεού τις ευσεβώς λογιζέσθω)

所以,當 (就如亞歷山大的聖西里耳 [Saint Cyril of Alexandra] 曾如此解釋 Saint Athanasius) 上帝的意願與他的本性是一至的時候, 上帝的自由與他的存有即是相符的了, 並且這不是「是」或是「不」的自由性 。這只是「是」的自由性。值得注意的是,由宣信者聖馬克西摩 (Maximus the Confessor) 所提出的自由的概念就把自由比作為一條單行道,而不是兩條我們必須在其中選擇的道路。在神化中 (theosis) 所常有的也就是這種自由的概念。以末日論的方面上來看, 我們也不將會有選擇的可能性。即使在死亡中,也没有選擇的可能性 (在希臘神話中的地獄 [Hades] 中,死者是沒有悔改的機會的), 但是,當基督再來時, 我若自由地選擇對殺人之事說「不」 (而死亡在此時已被廢除了), 那麼,我的自由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在末日論的方面上, 我的自由則已成為了一條單行道。 它成為了「是」。所以這是神化中的特徵。「是」是上帝存在的方式, 如同保羅在他對歌林多人所寫的第二件書信中曾說過: 「基督對我們不是成為「是」和「不」, 但是在他之中一切皆成為「是」。」(ουκ εγένετο ημάς ο Χριστός ναι και ου, αλλά ναι εν αυτώ γέγονε) 「是」並不表示著强制性或非自由性。上帝在他的存在中是「是」的上帝。他對兒子和聖靈來說是永恆的「是」, 而兒子和聖靈再以「是」回答父親。

結 果, 有一種恭敬的方式來提到永恆的上帝之想要以及不想要。這就是恭敬的方式。

所以父親是自由地並且是因愛而生出兒子以及送出聖靈的。自 由地並且是出於愛的。而這個「兒子的想要和愛, 以及兒子之是由父親所想要的以及所愛的」之事(θέλειν και φιλείν τον Υιόν, θελέσθω και φιλέσθω ο Υιός παρά του Πατρός), 即正是與兒子的存在以及存有完全同等的。因而,「兒子以其而由父親所想要之想要性, 他同樣地也以其而想要著、尊重著、以及愛著父親; 並且這想要性是一者的。」 (τη θελήσει η θέλεται παρά του Πατρός ο Υιός ταυτή και αυτός αγαπά και θέλει και τιμά τον Πατέρα; και εν εστί θέλημα) 當受造物做出一個選擇的時候, 我們有各種各樣的意願。受造物的自由是能有各種各樣的意願等等的, 但是在這裡, 自由則只有一個意願。上帝的意願只是一個的, 而那就是為甚麼它是與他的唯一本性, 唯一本質,連接上的: 「並且意願是一者的,是父親在兒子中所有的。」(και εν εστί θέλημα, το εκ Πατρός εν Υιώ) 這也許只是一個意願, 但它不是本質的特性。它可以是本質的特性,但它並不起源於本質。當我們說「來自於父親」的時候, 我們是意味著, 意願是起源於他的; 他意願/想要存在為上帝, 而那就是為甚麼父親是最正格的上帝。在聖經裡,上帝 = 父親,而根據希臘教父們的看法呢, 上帝 = 父親 。只有對西方人來說, 他才是本質 (essence; ουσία).... 而那是自奧古斯丁以來...

所以呢,是為起因的父 親即是那個想要自己的位格之者 -- 三位一體的位格, 而我們應該是以此來面對阿裡烏斯教人所提出的問題, 當Athanasius 拒絕了意志而又不拒絕「想要以及不想要」 。這個概念在起初所造成的矛盾即是如此而被消除和解決的。這個主題是非常、非常困難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基督徒 的頭像
    基督徒

    基督徒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