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主就是愛
主 耶穌基督 上帝之子 憐憫我罪人

位格性與存有:3.聖禮實質實質

3.聖禮實質/聖餐實質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格性與存有:2.教會性存在的實質

2.教會性存在的實質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格性與存有:.1.生物性存在的實質

二、 從生物性存在到教會性存在位格在教會論中的重要性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格性與存有:.3.位格的存在性意義

3.位格的存在性意義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格性與存有:一.2.希臘教父的革命性創發

2.希臘教父的革命性創發:位格與實質的結合

具絕對性與本體內涵的位格概念之所以會在歷史上誕生,
是由於教會熱切地試圖要賦予三一神(Triune God)信仰本體論意涵。
三一神信仰是原初的,它可以追溯到教會剛剛成立的歲月,然後它才經由洗禮的實踐,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位格性與存有:一.1.古希臘羅馬思想中的「位格」概念

位格性與存有

我們這個時代中最重要的理想,或許便是對於人的「位格身份」(personal identity)的尊重。
無論當代人文主義試圖在哪一方面彌補基督教對於人類尊嚴的關切,它們都已成功地將位格這個概念自神學中切離,
並將它與道德自主性的理念結合,或是連接於純粹人文主義的存在哲學。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帝應允我們的禱告嗎?

上帝應允我們的禱告嗎?
很多人問這個問題:有任何意義要祈禱嗎?
如果上帝是大有能力的(祂一定是大有能力,否則祂不是上帝),還有上帝必須是無所不知,
難道祂還期許我告訴祂該如何做嗎?
如果上帝是良善的,仁慈的......等等,他必定知道我的難處及需要。
因此,祂必須幫助我,根本沒有必要讓我懇求祂來幫助我.
還有,我無法接受某人只因為他乞求並能從上帝獲得東西,而我沒有穫得,只因為我沒有祈禱。

事實上這是很嚴肅的問題也是可以理解的。
請容許我說幾件事,這是一個抽象的文章 我讀了相關的問題。
有不同的理由支持這個想法,是的,神不給我們某些 東西,理由如下:
(當然你們可以找到更多資訊,我們也很高興接到這樣的訊息)。

(1) 幫助我們認識“上帝是最終所有良善享受的來源,”

很多時候我們忘記這點。
生活在城市,你從超市買食品,你所依賴城市裡的物質。
但在過去人們有自己的小田地,他們耕種稻穀知道必須看天吃飯如果不下雨或有颱 風,天災….等等,
他們必須面對缺糧的問題。
因此他們很清楚記得生活不能獨立仰靠他們自己,他們很容易也習慣想起上帝。
從這個角度來看甚至我們的健康也不是取決於我們,然而我們很容易忘記這事,特別是有現代醫療,有藥品,手術….等等,
我們能有今天, 我們忘了我們的生命是一個奇蹟,一個珍貴的禮物而我們必須考慮我們的生命如同上帝的禮物。

有時候,特別是神所信任的人,然而要給他們在靈性層次非常高的經驗,有時上帝甚至允許他們的健康受到威脅。
作為答覆他們的祈禱,
當他們恢復健康,就是讓他們體驗這種獨特經驗,對於上帝的認知不論是在生活上或其他層面上……..等,
都獲得相當的成長(約伯的例子:他成為魔鬼的老師,教導什麼是對上帝的 真愛)
我必須一再的說,這並非適用於每個人身上而是極少上帝所揀選的信賴者。

禱告提醒我們上帝是贈與者 “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雅各書1:17),
雖然食品仍然來自商人的手中,但是我們所飲用的水還是來自上頭,依然是上帝帶來雨水,
還幫助科學家結合智慧才能製作出良好藥物,並給予身體的力量來集合工人建造耕耘機收割小麥。
每一次禱告,信徒都知道是由他(她)直接仰賴上帝。
如果父母親什麼都給小孩,這小孩就會被寵壞.
一個好的父母親並不會給小孩一切,但直到小孩要求他們,所以小孩養成來詢問,來做選擇,也要與父母親合作,
而父母親甚至有時因為某些理由會拒絕小孩所要求的.
(小孩必須知道他不能擁有所有的東西,他必須了解金錢的價值觀,家庭的收入…..等等).

(2) 促進與神的友誼。 (Eleanor Stump)

經文中描述有關存在於神和人類這種愛。
新娘和新郎的形象,父母和孩子,朋友..... 等等常常用於強調不同的關係。
這友誼是在兩者之間,其一是完美而強大,另一位則不然,這是有某種危險能危及破壞友誼。
上帝是危險的嗎 對受造物是“壓倒性”。
那意味著我們什麼也不想做卻期望從神得到一切。

例如:老師發現一位學生在學業上很懶惰,如果老師請其他同學到家裡去幫助這位同學,
這位學生或許會說 “誰叫你這麼做?”或者說 “管管你自己吧”
無論如何,如果這位同學請求幫助,老師能夠指定某位學生教導他所需這並沒以優勢危壞到他.

祈禱可以防止破壞人際。
祈禱者被迫承認他所需,進一步認知須仰賴上帝。
例如:如是一隻被寵壞的孩子,總發現家人提供一切,但是他卻不能獨自生存,離開這屋子。
同樣的, 如果上帝全自動供應一切,那麼我們不應該照顧任何人事物。
祈禱讓我們保有與神個體交流的關係。
我們談論上帝,對有位格的神,而不是對機器或一個大機器人單是提供東西的。
信徒唯有在處於必要的條件下要求賜與對於真實的友誼在上帝與人類及受造物總是得到滿足。
(約翰 16:24,馬太 7:7,雅各書4:3)

(3) 幫助我們更了解“上帝的本體和旨意”

(列王紀上18:16-39)以利亞和巴力的先知雙方要準備獻祭並呼求各自的神,降火燒盡燔祭。
巴力的先知耗盡好小時,從事各種宗教儀式企圖讓巴力出現。
當他們結束時始終是失敗的,以利亞祈求上帝將他力量顯明給那些人看,上帝立即從天上降下火來燒盡燔祭。
我們從這個例子可以有個概念,
可以看出上帝教導我們一些事情關於他自己良善的本性和旨意在這世界對於我們的祈禱回應我們這種或那種方式。
如此做時,上帝可以教導他的受造物以多種方式,父母親教導子女以正直方式若是無法達到此目標時;
例如:
當我的孩子要吃巧克力當早餐我則拒絕他的要求,我希望能教他們吃些對健康益的食物。
當我拒絕我的小孩要求我幫他寫功課,(我可以幫助他們如果他們要求我)
但我希望教導他們關於學習的重要性並且有義務履行。
當然,有些嚴重的阻礙需要克服,試圖比照上帝與他的受造物的關係。
當我為我的菜園祈禱下雨卻沒有雨即刻落下,難道我應該下結論說上帝要我在飲食方面減少食用蔬菜,
或是說我在菜園花太多時間嗎?
也許上帝沒有降雨,因為過去他也這樣做過,這是警告我因有些悲劇的結果將發生然而我渾然沒有查覺。

有人可能會說這只是個例子並沒有給我任何機會學習些關於上帝的本性和旨意,
因為上帝似乎沒有反應,也沒有回答,甚至覺得祂不聽我的祈禱。
但從其他角度來看,這可以被視為一種考驗和訓誡提高我信任上帝讓我更認知我與上帝關係的品質:
我真的愛祂;還是因為祂會給我所要求的呢?
還是我就是愛這樣的祂?
我單單愛祂不期待祂給予任何東西?
我的愛純潔嗎?
這種愛是魔鬼無法了解的。
這就神想要教導魔鬼的,藉著他朋友約伯的幫助。
約伯繼續信任和愛上帝, 不論什麼災禍發生在他身上。

我們來看聖徒保羅的例子:哥林多後書12:7-10 保羅祈禱上帝三次拿去他的病痛。
上帝向保羅顯示拒絕他的要求,明確的向大家表達保羅的成功不是因他個人的努力和能力。
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像保羅或約伯那麼好,
然而,我們可以將這種沉默看似為我們罪行的懲罰,而我們視乎不後悔,不矯正,不醫治。
正如父母親也會懲罰他的孩子成為更好。
當然最好在此生處罰總比在另一生好。

因此,從信徒的角度來看,
未應允的祈禱隱藏更深的含意和更珍貴的內在及一些課題雖然我們付出代價(非金錢但遭受痛苦)學習教訓,
但並沒有與上帝的旨意及關懷互相矛盾。

如何為別人禱告?這是否合乎邏輯去期望上帝給與他人的幫助, 如果我祈禱?
聖經一再說明每位信徒的責任對所有的信徒 “是的”上帝會幫助。
例如:“也要為我們禱告,求神給我們開傳道的門,能宣講基督的奧秘”(哥羅西書4:3),
在哥林多教會:“我們指望他將持續來救我們。你們以祈禱幫助我們。“(林後 1:10-11)。
有些人可能會說:為什麼上帝賜與懇求,供應祈願者或眾祈願者一些好事因為更多的人來祈禱?
對此事我們會說,上帝幫助的原因可能 是因為我們的祈禱。

- 培育和相互依存的社會。

教會是一個身體.
哥林多前書 (12:24-26)“神配搭這身子…..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
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

在教會沒有個體性。
我不行說,我可以找到神卻脫離他者。
事實麵包和酒的轉變成耶穌的身體(不是取決於祭司)也存在他者,正如上帝賜福的果效會特別呈現在這些人。
我們可以想像父母應告訴自己的孩子得到某玩具時,孩子們不僅要自問並想這玩具是否需有益於他們的兄弟,
所有孩子將分享這玩具並且可以一同玩耍。
讓兄弟認知這重要性而提出要求是對彼此都有益的, 首先會懂得願意分享並對彼此有更深的期望與感動。
此外,幫助親屬需要積極代其請求,將會產生親屬良好關係。
看到我的兄弟願意幫助我脫離困境並以我的需求代禱,使我深深感謝他,因此我們的關係也更加溫暖。
最後,這種行為使我的兄弟愛我更深,由於我的行為能幫助並引發他提升我的興趣。
當然為他人的祈禱,可以加強丈夫和妻子之間的愛, 培養彼此的關懷並保護婚姻防止誤解。
結論是,如果上帝供應一些事,因為我為他者祈禱,這可以讓社會增加愛。
但是你可能會說,如果我不為他人祈求呢?上帝將不會幫助他們嗎?
我會說,祂將不會這麼幫助他們。
而我還有你,我們所有的人都有責任。
我會被審判和定罪譴責不關心他人。
最後審判的精髓是在馬太福音25章。

即使是在民主國家,並不需要有那麼多的法令,但公民應有良好的態度和教育及愛為了共同利益。
如果缺乏這種愛,那麼法律將逐漸被漏洞所充滿,人們會找法律漏洞以詭詐的方式作藉口來逃避。
還有讓他者—直接禱告促使這共同體的信徒感受到他者的需求,如此他們亦能參與幫助.
並且能避免此事如:(雅各書2:16), 因此祈禱可以讓我們更積極更正面性,試著找尋些可實踐的,甚至幫些小忙。
我們不能將世界上所有壞事都指責上帝。
有些人什麼是都指責神例如:發生在 非洲人因飢餓而死亡。
但是他們自己並沒有做任何事來防止這事發生。
還有:有些國家牛奶盛產,他們將過盛的牛奶倒掉,只為了穩定價格,卻沒有給窮人。
然而這些人並不覺得有任何責任感,因為最容易的事就是指責神,從來不會自我反省,
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做任何事情無論是在他們的腦海 (祈禱)或實質的幫助。
總之:須結合良好的態度能有效益的實踐,並創造出奇蹟。

我寫這篇文章是從一般無宗教信仰的人的觀點,當然,我也會寫關於禱告這方面文章給信徒閱讀,在日後的月刊中.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母進入聖殿之聖像

撒迦利亞神父,穿著聖袍,站在<神>大門前的階梯上的第一階上。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母誕辰的聖像

聖母誕辰的聖像中通常會出現聖安娜,也就是瑪利亞的母親半躺在床上。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耶穌升天的聖像

眼看到耶穌升天聖像時的印象並不能和耶穌升天這件事的名字相符。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督誕生的聖像

這幅聖像所描繪的景象呼應著讚美詩中的那場盛宴: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帝之母

(by st Silouan)- Staretz Silouan

「上帝之母」的聖像有兩種。
最常見的,也是 在東西方皆可見的 ------ 聖母抱著聖嬰像。
這是ㄧ幅具有豐富內涵的圖像,不只是「上帝之母」的肖像,而是描繪出「道成肉身」真理的圖像,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絕非當做神一樣「聖像及其敬拜」

Constantine Scouteris 教授
University of Athens - Department of Theology

在東正教的傳統當中,教義與崇拜是不可分割的。
崇拜就一定的意義而言,是對教義的見證,啟示事件的參考資料。
所以,「教義本身當中,或就其本身而言,並非 抽象的思想,而是神所啟示的拯救真理與真相,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敬拜」等於「崇拜」嗎?(is veneration worship?)

新教徒常常按自己的推測,批評正教徒崇拜聖像和聖人的行為,
然而,這個不公平的指責,根源於人們的一知半解。
在這個課程當中, 我們將學習「敬拜」與「崇拜」的真實意義。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奇妙聖像在21世紀

這幅聖像是描述上帝之母與耶穌,我與你同在無人與你為敵由聖者,由聖約翰祝福Crownstadt t所繪畫,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為何聖者的臉部周圍都有一輪光暈?它代表什麼意義?

光暈是在四世紀以後的拜占庭藝術中出現的,它擁有「借重他人得來的榮耀」的意義,就是身上被描繪出有光暈的那個人。
「金色光暈圍繞在頭部,表示該人享有神聖光芒所帶來的智慧,同時顯示他與上帝之間的親密關係。」
之所以圍繞著頭部,是因為頭部為精神、思想與聰明才智的中心點。

光暈會以不同的顏色來描繪,如紅色、綠色或青綠色,不過最常見的還是金色或黃色。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請說明這些符號的意義,好讓我們更能了解拜占廷聖像畫的神祕世界?

在此我舉出一些例子說明:畫中所繪製的眼睛部位,都是十分大而有神,表現出靈性的強度。
「因為他們已經親眼見到偉大的事物,」同樣的,耳朵部味也有被放大的感覺。
「是為了要聆聽主的話語」。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肖像在語義與審美上的雙重意義

在繪製拜占廷(風格)的聖像畫時,是否必須用到任何特殊的技巧, 或者必須遵循特定的原則?

聖像畫的畫法的確存在著專門的技巧,以及特殊的規則。
當我們提到拜占廷藝術時,事實上它本身對創作的藝術家而言,是具有 一定限制的,尤其是在作畫的方法上。
初見聖像畫時,我們便注意到在這些畫作裡沒有所謂自然主義的存在—包括繪畫的元素或是透視角度皆是如此。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關於聖像 :何謂聖像畫(icon)?

a.關於聖像 :何謂聖像畫(icon)?是與宗教有關的繪畫作品嗎?

當我們走進一座 東正教教堂,呈現在我們眼前的聖像畫的確屬於拜占廷式繪畫風格,
但它們不只是與宗教有關的繪畫作品而已,而是對於否些宗教人物或事件的真實呈現。
icon”這個字是由動詞εικω(中譯注:此為希臘文)而來,意思是 「模仿、與…相像」。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方「司法審判」的思維模式扼殺了「基督受難」之真意

若是以西方 「司法審判」的思維模式來解讀「Antilytron*」所代表的意義,將會得到非常無知的結論。
對於「上主耶穌基督的犧牲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這個問題,
它不但無法提供一個「合理的」答案,還扼殺了「基督受難」之真意!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