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主就是愛
主 耶穌基督 上帝之子 憐憫我罪人

目前分類:行聖禮儀 (12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聖餐禮- 給這個世界的所有生命 - 聖事與正教

5
禮 拜儀式的下一個演示步驟是入祭式 (entrance),也就是主持儀式的神 父走到祭壇前的儀式。所有象徵性的解釋都曾用來解釋過這個步驟,但是它卻不是 一個「象徵」。這表示教會從古老到新近的一個時間推移過程,從「這個世界」進入「將臨的那個世界」,而且就其本身而論,這就是禮儀性的「旅程」所發生的重 要移動。在「這個世界」,沒有任何祭壇或聖殿受到破壞,因為唯一的祭壇就是基督本身,祂承擔了並神化的人性,同時祂將上帝的殿變成祂臨在的祭壇。又由於基 督升了天,因此祭壇成為我們能夠在基督中獲得進入天堂之路的象徵,同時象徵著教堂就是前往天堂的路徑、進入聖所的入口。而唯有經過「進入」、經由升天,教 會才能使自己達到圓滿的境界,變成真正的教會。所以在聖餐禮的這個進入,司祭(別忘了神父代表教會裡所有的人)的這個走到祭壇的動作,並不只是一個象徵而 已。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具決定性的動作,在這之中聖事的真正範圍得以顯現與建立。這不是降下的「恩典」,這是教會進入「恩典」之中。而恩典意指新的生命、 天國、與即將再臨的國。而當司祭走向祭壇,教會吟詠天使在上帝座前永恆唱頌的讚美詩:「聖哉上帝,聖哉大能者,聖哉不朽者。」而司祭說:「聖哉上帝,為塞 拉芬的三聖讚所歌頌,為革魯賓所榮讚,為所有威能天軍所敬拜;」
在 這裡天使不是裝飾品,也不是要啟發靈感用的。他們 代表著天堂,代表著那個榮耀 的,我們所不能理解的空間,唯一知道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在那裡,榮耀與 1. 摘自Romano Guardini, the Church and the Catholic, and the Spirit of the Liturgy (New York, 1950), 180-181.
神 聖的讚美被反覆唱頌著,「神聖的」就是上帝真正的名字,這既不是學者的上帝,也不是哲學家的上帝,而是在信心中活生生的上帝。與上帝有關的知識導致定義 與區分,屬於上帝的知識則成為無可理解的、但卻明顯躲避不掉的字眼:「神聖的」。在這個詞語當中我們同時表達了兩個概念,一個概念是上帝是絕對的他者,我 們對祂一無所知;再來是上帝是我們所有饑渴、所有慾望的終結;祂是不可觸及的那位,祂掌管我們的意願、是吸引我們的神秘寶藏,對祂我們是不可能清楚了解 的。「神聖的」是一個單詞,是一首歌曲、是教會進入天堂時的「回應」,如同教會站在上帝的榮耀之前一般。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餐禮- 給這個世界的所有生命 - 聖事與正教

4
正教的禮拜儀式是以這一首莊嚴的讚美詩開始的: 「頌歸於父及子及聖靈的國度,從今日到永遠,世世無盡。」
一開始就昭告天下我們的終點在何處:這是一趟要往天國行進的旅程,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餐禮- 給這個世界的所有生命 - 聖事與正教

3
聖 餐禮最好能以一個過程,或是一趟旅程的角度來了解。這是教會要進入天國象度的旅程。我們用為象度 (dimension)這個字,是因為這好像是用來表示 我們以聖事的方式進入基督復活的生命,最適合的字眼。有顏色的透明幻燈片若是以三維象度而非二維象度來觀察,會好像「活起來」一樣。空間象度增加,我們所 見到的也就越接近相片中的真實。以非常類似上述的方式(雖然所有的類比是註定會失敗的),我們進入基督的臨在,就彷彿是進入一個四維象度中,讓我們見到生 命最極致的真實。這並非要逃離這個世界,而是站在一個制高點,讓我們得見這世界真實面中更深刻的層次。
這 躺旅程,始於基督徒離開他們的住家、他 們的被榻時。事實上他們離開的是他們現世的生活、有形的世界。無論他們是要駕駛十五哩遠的路或只是走過幾個街區, 聖事的行為已經在發生,這個行為正是為每件即將發生的事,構成發生的條件。因為他們現在所在的旅途,就是建立教會的旅途,或者再講具體一點,就是要把教會 轉變為上帝的旅途。他們是單獨的個體,不分人種與富貧,他們一直是那個「自然的」世界,而且是一個自然的團體。現在既然他們被呼召要「一起聚集在同個地 方」,要帶來他們的生命,以及與他們在一塊兒的那個「世界」,然後要他們比原有的自己做出更多的貢獻:就是成為具有新生命的一個新的團體。我們現在所提的 事件,其本質已經遠超過平常的集體崇拜或祈禱的屬性。這種「聚在一起」的目的,並不只是要為一個自然的團體增加宗教象度而已,不是要弄得「更好」、更負 責、更像基督徒,這個目的是為了使教會完滿,意指是要使顯現這一位救世主,這位所有事物的開始與結束都在祂之中的救世主。
禮 拜儀式 (liturgy)剛開始的時候,的確是與這個世界有所分隔的。然後因為我們想要讓基督教變得更有吸引力,我們常常減低、甚至完全遺忘這個必要的 分隔線。我們總希望能為街道上這些難以理解的「現代」人,去把基督教變得能夠被「理解」與「接受」,因此卻忘記我們所提到的這位基督「不是屬於這個世界 的」。即使在祂復活以後,祂的門徒都不見得相信祂。抹大拉的馬利亞以為祂是個園丁,祂的兩位要前往以馬午斯的門徒,「耶穌親自走近他們,與他們同行,」但 是他們卻都認不出他來,直到「他拿起餅來,感謝了,擘開遞給他們」(約翰福音24:15~16),然後祂向十二位門徒顯現,「就把門戶都關上」。很顯然的 現在祂已經不僅僅是馬利亞的兒子而已,要藉著肉體上的特徵來認出祂,已經沒有必要了。換句話說,祂已經不再是這世界實際存在事物的「一部分」了,而要認出 祂、要感受祂臨在的喜悅、要與祂同在,等於是皈依到另一個現實當中。主的榮耀不會引人注目地擁有客觀的證據出現在祂的人性與十架上,而只會在施洗的洗禮 盤、經由聖靈聖化的神秘死亡之中才得以顯現,這只有在教會的豐盛當中才有機會被了解,因為教會聚集人群就是為了要得見我主,並分享祂復活的生命。
早 期的基督徒了解,為了變成聖靈的殿堂,必須上升到基督升上的天堂。基督徒也了解這種升天的狀態就是他們此世的任務與職事所在。因為在那裡,也就是天堂, 他們可以沉浸在天國的新生命中,然後在這個「升天的儀式」過後,他們回到這個世界時,臉上反映著光芒,以及見證過這個天國所擁有的「喜悅與安詳」的心情。 他們沒有帶然任何的事工計畫,也沒有任何神學理論,但是無論他們走到哪裡,天國的種子就散播到哪裡,信心被點燃,生命被轉變,不可能的事也變為可能,他們 就是見證。當別人問他們:「這個光芒是從哪裡來的?這個力量的源頭是什麼?」他們完全知道該如何回答,並且如何帶領其他的人。在今日的教會中,我們發現我 們遭遇的是這個老掉牙、一成不變的世界,不是基督與祂的天國。如果我們不把這個世界拋諸腦後的話,我們就永遠不會了解到,我們是哪裏也去不了的。
離 開,就會來到…,這就是開始,是聖事的起始點,也就是是轉變力量與現實的條件。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餐禮- 給這個世界的所有生命 - 聖事與正教

2
然 而,在一開始的時候,基督徒是確是喜悅的代言人,他們述說的是地球上唯一有可能的喜悅。他們的喜悅,使得我們通常所認為可能的喜悅都變得不可能。但是在 這不可能中,在這黑暗的底層,一種新的、全面的喜悅被宣示、被傳達了出來,而隨著這樣的喜悅,結束被轉化為開始。若沒有這種喜悅的聲明或宣示,基督教便無 法理解,就好比教會只剩下贏得世界時的喜悅,但它在失去這喜悅時也失去世界,同時也失去見證人的有效身分了。對於所有對基督徒的攻擊當中,尼采的論調是最 為強而有力的,他說基督徒是一群沒有喜悅的人。
所 以讓我們暫時先忘掉關於教會、它的任務及作法方面的技術性探討,並不是說這些討論有錯誤或者沒 有必要,而是只有在具備某一種基礎背景之下討論才有意義, 這樣的背景叫做「喜悅」。在有喜悅的狀況下,基督教中的所有事物才得以發展並取得意義。「看哪!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用這句話做為這部福音書的開端, 而結束時是這麼說的:「他們就敬拜他,歡歡喜喜地回到耶路撒冷。」(路加福音2:10、24:52)現在我們要把歡歡喜喜這個意義重新恢復過來,如果可能 的話,在我們討論任何議題,不論是佈道任務、事工或方法技術以前,我們必須要先展現這樣的情感才行。
然 而喜悅並不是一個可以任意定義或是分析的 事。有一個人這樣進入了喜悅,「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吧!」(馬太福音25:21)而我們沒有別的方法可以進 入喜悅,也沒有任何可以了解喜悅的方法,除了經由一種行動,這是一開始就設計來成為教會喜悅、完整性、以及聖事的來源,就是聖餐。
聖 餐是一套禮 儀,但是今天誰講到禮儀,誰就有可能引起爭端。因為對某些「在意禮儀」的人來說,在所有教會活動中,禮儀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其餘的人則認為 禮儀是教會在美學上和屬靈上的偏差行為。今日存在著「禮儀性的」和「非禮儀性的」教會與基督徒,但是這樣的爭議卻是完全不必要的,因為禮儀自有其根源,關 於對禮儀的誤解也是發生在這個本源上:「禮儀性」對禮儀的理解。有人把禮儀的定義貶抑為異教膜拜的討論範圍中,但是事實上它真正的意義卻是崇拜的神聖行 為,不只是與生命中「世俗」的領域有所不同,甚至與教會本身所有其他活動皆有差異。然而,這卻與禮儀這個詞語的希臘原文leitourgia在意義上存在 若干距離。原義指的是一種經由一群人共同參與而可使他們更為團結的行動,這個行動使他們超越僅只是一群由個人所組成的團體,而是一個整體重要性多過於個體 重要性的團體。同時這個詞指的也是一個人或是一群人,代表整個團體,以及為其利益而行使的功能或是「職份(ministry)」。因此 leitourgia這個詞對古老的以色列而言,就是選出一部份人,讓世界為迎接將臨的彌賽亞做好準備。而在這個準備的過程中,他們就變成後來人們稱呼他 們的,上帝的以色列,為促成祂的目的而撿選的工具。
因 此教會本身就是一個leitourgia,一種職份,一個在基督出現之後,說服大眾在世界 中發出行動的呼召,來為祂與祂的國作見證。因此聖餐禮必須要在 「禮儀的」,或是「膜拜的」條件下來充分的理解與與執行。就如基督教能夠—而且也是必須—被視為宗教終結者,一般的基督教禮儀,特別是聖餐禮,是一種「神 聖的」宗教行為,的確就是膜拜的終結、是獨立於或相反於團體「世俗」生活的。要了解禮儀的第一要件就是忘掉任何所謂「禮儀性的虔誠」。
聖 餐禮是 一項聖事。但是提到聖事的人也是要被捲進爭端中。如果我們提到聖事,那聖言(道)在哪裡?我們是不是違背基督教的精神屬性,將自己引入「重視聖餐 主義」與「魔法」的危險中呢?在此尚未能針對以上問題給予任何解答,因為整篇文章的目的在於顯示,這樣的疑問,是基於何種背景之下提出的。這樣的背景可能 不只有一種。在這個階段我們只提這一件事,就是聖餐禮是教會進入它的主的喜悅的入口。而進入這樣的喜悅,以便往後可為這世界作見證,實在就是教會的呼召, 就是實在的leitourgia。聖事經由這個聖餐成為真實。
在 以下針對聖餐的簡短敘述中,主要參考資料都會以正教聖餐禮儀為準,這麼做有兩個 理由:第一,在禮儀的領域中,吾人只能針對自己曾經體驗過的項目發表意 見,而作者的體驗是正教禮儀。第二,對於「禮儀主義者」而言,有一項大家都毫無異議的觀點是,正教禮儀最大純度的保留了在本書中會涵蓋的這些元素與強調重 點,這正是本書主題。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餐禮- 給這個世界的所有生命 - 聖事與正教

聖餐禮

基督被這世界所拒絕。
祂是上帝想要呈現的最完美生命形式。
這世界斷簡殘篇的生命融入了祂的 生命,祂是這世界的心跳,而這世界殺死了祂。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給這個世界的所有生命 - 聖事與正教

(亞歷山大˙希瑪曼作) 世上所有的生命

5
這裡所提的並非系統神學中的論文,也不具備解答或是探究這答案所有面相的意圖,
在這麼小的篇幅中,也不是要假裝在「神學理論」與「教義」那些卷佚浩繁的書頁中增添一點什麼,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給這個世界的所有生命 - 聖事與正教

(亞歷山大˙希瑪曼作) 世上所有的生命

4
在這裡我們可以暫停一下,來闡述這個有關食物的主題意義。
一開始我們只是要釋出「神聖的」、「感恩的」這樣的字眼,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給這個世界的所有生命 - 聖事與正教

(亞歷山大˙希瑪曼作) 世上所有的生命

3
所以在聖經所描述的人類墮落故事中,我們會再次看到其焦點擺在食物上,完全不是巧合。
人類吃了禁果。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給這個世界的所有生命 - 聖事與正教

(亞歷山大˙希瑪曼作) 世上所有的生命

著名德國唯物派哲學家費爾巴哈 (Feuerbach)說:「人是由他所吃下去的東西所構成的。」
此話出口,這位哲學家認為自己已經阻斷所有與人性相關的 「理想化」思索途徑。
然而,他卻在無意識的狀態下,表達了人類最具宗教觀點的看法。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給這個世界的所有生命 - 聖事與正教

(亞歷山大˙希瑪曼作) 世上所有的生命

 

2
「人是由他所吃下去的東西所構成的。」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教聖禮儀(9)

正教的聖禮儀,雅典大學神學院院長Protopresbyter George Metallinos著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教聖禮儀(8)

正教的聖禮儀,雅典大學神學院院長Protopresbyter George Metallinos著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教聖禮儀(7)

正教的聖禮儀,雅典大學神學院院長Protopresbyter George Metallinos著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教聖禮儀(6)

正教的聖禮儀,雅典大學神學院院長Protopresbyter George Metallinos著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教聖禮儀(4)

正教的聖禮儀,雅典大學神學院院長Protopresbyter George Metallinos著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教聖禮儀(5)

正教的聖禮儀,雅典大學神學院院長Protopresbyter George Metallinos著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教聖禮儀(3)

正教的聖禮儀,雅典大學神學院院長Protopresbyter George Metallinos著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教聖禮儀(2)

正教的聖禮儀,雅典大學神學院院長Protopresbyter George Metallinos著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教聖禮儀(1)

正教的聖禮儀,雅典大學神學院院長Protopresbyter George Metallinos著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會聖餐禮的前提要件

約翰 歷歷烏拉斯(John Zizioulas)著

教會並非先於聖餐禮。
本文所要表達的立場是,教會和聖餐禮同時是構成對方的要件,
彼此相互依賴、同時發生、甚至在某些意義下完全相同。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