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eification in Christ 第二章

第二章 用皮子做衣服

2. 從人類墮落前的「以神的形象」,到「以皮子做成的衣服」之間的轉換

在這個階段,我們的討論主導棒子,將交給宣信者聖馬克西摩(St. Maximos the Confessor)。
以他的看法而言,人類本性狀態中的主要特徵,是一個相關的-更正確來說-是一個可能性的整體/統一性。
人類透過他天生機能的正確使用,被呼召要把這個可能性的整體/統一性,轉化成一個自己與神所實現之世界的聯合。


馬克西摩解釋:這個可能性的整體/統一性,
已經存在於物質世界和人類身體之間、在身體和靈魂之間、和靈魂與神之間了。
他表示,「靈魂坐落在神和物質之間,而且也具有與兩者聯合的官能。」
亞當的職責在於正確使用這些具有聯合性的官能,來達成可能性的整體/統一性 的實現,
因而廢除宇宙的四個最大分隔:第一,將人類分成男性和女性的分隔;
將地球分成樂土和不可居住之地的分隔;
將大自然分成地球和天空的分隔;
將被創造的世界分成屬靈的和有感的。
第五個是最高等,也是最難以形容的:被創造物和創造者之間的分隔。


在另外一個非常密集的作品中,馬克西摩更詳盡解釋了原創的、本性的、可能性的整體/統一性,
以及闡明它該如何被實現。
他也教導:靈魂的官能和身體的感官之間已經有一種本性的符合性;
舉例而言,這一致性存在於靈魂的知性官能、智力、預見的知覺間;
食慾官能、味覺的知覺、和維持生命的官能以及觸覺的官能…等等。
這些身體官能透過相符的器官而表現它們的知覺;
而靈魂也透過一種有機體的方式存有自己的官能。
透過身體知覺的媒介,靈魂被「告知」了這個感官物質世界的訊息。
如果正確使用知覺,不僅靈魂可以「透過自己的合適官能」來組織和管理這個世界,
它在同時也可以持續至世界於它的外在。
它也有能力看見「神在靜默中所隱藏和宣揚的每件事物」。


透過這個方式,四個主要的美德應運而生;
它們並非僅是靈魂的產業,也實現了具體化的狀態,因為它們是靈魂的官能與相符的知覺,和身體的感官器官的相聯合。
透過之覺得運行,靈魂也包容了知覺的事物。
第一個美德就是道德判斷,透過靈魂的理性和智能官能的相聯合而產生;
它也連結了像是覺和聽覺的身體知覺,也與相符合的運行或是精力而結合。
其他三種基本美德-正義感、勇氣和自我節制,也是以同樣的方式來實現。


第一和二種美德-道德判斷和正義感-兩者結合的結果,一如我們在之前所討論的,
個別擁有與靈魂官能相牽連的特質,與身體知覺和對事情處理的方式是相符合的 -智慧的一般美德以此方式形成。
這是以所有之覺官能和感覺所組合而成的。
人類的認知身心平衡官能-與人類對事物之認知官能所產生的果子,都代表了靈魂的部分神格天性。
而透過與其他兩種一般美德的結合-勇氣和自我控制-溫和良善的美德也因此產生了。
由於它能催化靈魂所有活躍官能的和諧性,以及相符合的身體知 覺和感官的作業,它也就是稱之為客觀中立。
這都因為它是靈魂對於與天性相衝突之使人憤怒和欲求不足行為的完全終止。


這兩種美德也可被稱之為人類的氣體物質(pneumatohylic)狀態,或是身心相關的功能,
都是與愛聯合的-這是一種最一般的美德。
身為一種使成一體(unifying)的美德,愛將所有的美德連在一塊兒,它不僅將所有的基本元素連在一塊兒
(靈魂和靈魂的官能;身體和身體的感官;對事物的感覺的行動,以及這些事物的所有內在元素),
以及鼓勵這些美德達成目標,它也將它們帶往一個聯合的合成物,一個最終和簡單清楚的團結狀態,
在這狀態中了解神的心意。
愛之所以會這麼做,是因為它是個入神的狀態,它有別於其他美德,可以進入奉為神話的狀態。


馬克西摩因次扼要重述地指出:「靈魂使用知覺來當成 它官能的明智工具」,
透過它們來領會有知覺的事物,然後將其消化變成自己的原則。
它也將自己的官能與這些新的、消化過的官能、與隱藏在它們之中的神性原則結合。
而隱藏在屬靈智慧中的神性原則在這其中鼓勵靈魂「要將其完整呈現給完全的神,神也完整地接受它的一切,
包括它所居住的天然身體,在合適的時候將其變得更像自己。」


多樣的被創之物以這種方式,被「人的一統人格所吸引團聚,」因此成為一體,
而上帝,也就是我們的創世者,也是以一體出現,透過「人類群種以合比例地方式統管所有被創物,」
以此方式「神自己在萬物中顯現自己,包容萬事,撫養萬物。」


這是人在「以神的形象」之時所賦有的天然人格。
這是他的天然官能,他的天職和目標。
當他遠離這個定位時,他就會與他的天然人格相衝了。


這正是亞當所遭遇的事情。
身為人類第一個祖先,他沒有接近上帝,也就是他的原型,他的天然原則(archi),他選擇往另外一條路走,
這會自然地逆轉他原來的身心作用機能。
既然人的參照標準,或吸引方向,被替代了,靈魂的官能再也不能使用感覺的作用,反之,是被它們所宰制了。
沒有使用這些知覺來專心在自身內完成聯合、與神聯合,靈魂被感覺的事物所吸引走,透過這些事物被奴役了。
人「原本像是一個工作室一樣地把所有的事情緊握連結在一塊兒,」
原本使用「天然的聯繫物」來連結所有事物的,
自此從他的天職中退縮了,不自然地降服給官能的世界,也摧毀了他「以神的形象」被創時所有的可能性連結。


但是當靈魂被感官事物所挾制,那麼感覺的運作,感覺本身,以及它們自身中的靈魂官能,
就會被變形、與這些挾制之物同流。
「當靈魂以肉體的方式以反本性的方式移向肉體,它就會變成塵世的形象。」
這就是我們在研究尼撒的聖國瑞(St. Gregory of Nyssa)論述時所稱的:「與非理性形象的聯合」。
這種聯合的結果,一如聖國瑞所提醒我們的,是一個非理性的生命,
特徵是屬肉欲的熱情,也是肉欲現形在我們生命中的方式。


他在文本中寫道,當人的智能拒絕了它原本該移向神的本性方向,選擇向另外一個方向移去,它就把自己交給了感覺;
這些感覺一直在哄騙人的智能,以感官事物的 表面面向來欺瞞它;
在這過程中,靈魂漸漸忘記了天生的美好德行,對於這些感覺的事情,它以自我的活動濫用曲解腐蝕自己,
也漸漸趨於發莫名的脾氣、追求慾望和歡娛的事情。
所謂這些歡娛的事物,不過是「被無理性慾望所組成的感官運作模式」罷了。
一旦無理性的慾望掌握了感覺,將其變成歡娛,就會將它加入成為「無理性的慾望」。
不僅如此,當感覺與無理性慾望同流合污時,就會把自己依附在它所創之歡娛之事的上面。


在另外一份文本中,他直接提到亞當:「於此,既然已經成了罪人【既然已經改變了方向】,也對神置之不理,
而且把他的智能官能全然地與感覺混在一塊兒,他接受了知覺事物的一切智識;
這些事物是合成的、具毀滅性的、也是朝肉欲熱情等定位的。
因此,亞當愈來愈像是昏愚的野獸,在每一件事物上都與獸無異,
以同樣的方式追求肉體的滿足,緊緊附合在無理性之上。」


我要在這裡請讀者容我提出一個個人看法:要解析馬克西摩的文本一點都不容易。
這困難度,主要是因為馬克西摩的思維在不同意義的層面上具有非常密集而豐富的特徵,
他的每一個文字好像都將讀者同時拉往兩三個不同的方向,也要求讀者要以兩三個層面的思考方式來移動。
柏拉圖的宇宙學和亞里斯多德的人類學被馬克西摩全然吸收,而且被分解成不同系統;
他們學說的元素也被用來闡明知覺事物和該事物內部原則之間的真正關係。
馬克西摩將這些元素用來當成範疇和現實來建構。


這些文本在它們的唯實論上確實很有說服力。
它們也同時啟發了許多其他議題。
舉例而言,連結人類意志力官能的結合力會與嗅覺聯合,
這就是為什麼內在禱告的技巧以及其他傳統的禁慾技巧,會在呼吸的控制中會被強調出來。
馬克西摩為內在禱告提供了人類學基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基督徒 的頭像
    基督徒

    基督徒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