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聖名的力量 the power of the name

完備性

正如俄國的朝聖者所正確地指出的那樣,耶穌禱文“包括了整個福音真理”,是“四部福音的撮要”。
在這句簡短的話語中包含了基督信仰的兩個重要奧蹟——道成肉身與三位一體。
首先,它提到了作為真上帝真人的基督的兩性:論到的人性,我們呼求他作?人的名字——“耶穌”,
這是聖母瑪利亞在他誕生于白冷後給他起的名字。
論到他永恒的神性,我們稱他?“主”,“ 上帝之子”。
其次,在這句話中也隱含地提到——儘管不是明顯地——上帝聖三的三個位格。
在提到上帝第二位聖子——耶穌時,同時也提到父,因為稱耶穌為“上帝之子”。
同樣,聖靈也臨在於這禱文中。
因為“除非受聖靈感動,沒有一個能說’耶穌是主的’”(格前12:3)。
因此,耶穌禱文同時以基督和聖三為中心。


正如我們所廣泛理解的那樣,在靈修實踐中耶穌禱文包含基督徒崇拜的兩個幅度:
欽崇的幅度,瞻仰上帝的光榮並進入他的聖愛之中;
痛悔的幅度,對自己的不堪與罪惡的意識。
在祈禱中這兩個幅度迴圈交替,我們不斷地上升、下降。
在禱文的前半部份——“主耶穌基督,上帝之子……”——我們上升到上帝那裏。
在禱文的第二部份——“……憐憫我罪人”——我們懷著痛悔之情回歸自我。
“那些品嘗到聖靈恩賜的人”馬加略這樣說,“同時發現了兩件事,一方面是喜樂與安慰;
另一方面是顫慄、恐懼與悲傷。”
這就是耶穌禱文內在的辯證關係。


當我們說 “求你憐憫”的時候,我們將享見上帝的光榮與意識到人的罪惡,兩者和諧一致。
“憐憫”在公義的上帝與墮落的人類間的無底深淵上駕起一座橋梁。
那向上帝說 “求你憐憫”的人哀哭自己的無助,但同時這也是滿懷希望的呼聲。
他不僅道出了自己的罪,也道出了罪的赦免。
他堅信,儘管我們還是罪人,但那居於無限光榮中的上帝仍然接納我們。
並要我們接受這一事實——我們已被接納。
所以耶穌禱文包含的不僅是悔改的召叫,也是我們罪過的寬恕與義子身份恢復的保證。
耶穌禱文的核心是“耶穌”這具有大能的名號,這名號含有救恩的意義:“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
因為他要把自己的民族由他們的罪惡中拯救出來”(瑪1:21)。
用聖天梯 若望的話說,念耶穌禱文時所有的悲傷,並非是毫無希望的,而是“能產生喜樂”的悲傷。


上面由神學與祈禱兩個層面描述了耶穌禱文所蘊涵的豐富寶藏。
這寶藏並非只是抽象的,而是活生生地存在著的。
耶穌禱文的特別價值在於這一事實:即它使這些真理成為生活的,它們不是僅僅表面上理論性的被認識,
而是由我們存在的整個圓滿所經驗到的。
要理解為何耶穌禱文具有如此大的功效,我們必須來看一下它的另外兩個特徵:耶穌聖名的力量和反復誦念。


The power of the Name

耶穌聖名的力量


《赫爾馬牧者書》上如此斷言:“上帝之子的聖名具有偉大無限的力量,支撐著整個宇宙”。
除非我們對上帝聖名有一定認識,我們將無法正確認識耶穌禱文在正教靈修中的地位。
耶穌禱文比其他祈禱更具創造性,那是因為在它內包含著上帝的名字。


就像在其他的古代的文明中一樣,在舊約聖經中,認為一個靈魂和他的名字之間有某種密切的關係。
一個人的存在,包括他的特性與能力,都以某種方式存在於他的名字中。
知道某人的名字就是獲得了一種對他性情的洞察力,
因此與他取得了某種關係——甚至也許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控制了他。
這正是那位在雅波克河畔與雅各伯搏鬥的神秘人物拒絕透露自己姓名的原因(創32:29)。
天使對瑪諾亞的回答也反應同樣的態度,“你為什麼問我們的名字?它是奧妙的。”(民13:18)
改名字意味著人生命的徹底改變,就如亞巴郎成了亞貝辣罕(創17:5)。
雅各伯成了以色列(創32:28)。
同樣,掃祿歸化後成為保祿(宗13:9);
隱修士發願時會取一個新的名字,這名字通常不是他自己取的,表明了他所經歷的徹底改變。


在希伯來傳統中,以他人的名義做某事,或呼求他的名字,是一件重大的而有決定性的事。
呼求一個人的名字就是使他具體的臨在。
“藉提及人的名字,它所代表的人就活現出來。
名字迅速喚起它所代表的靈魂;因此,當我們真正提及一個名字時,伴隨著的是一種很深刻的意味。”


這些觀念不僅僅適用于世人的名字,對於無比崇高的聖名也是非常正確的。
上帝的權能與光榮都生活地存在於他的聖名內。
上帝的名字是厄瑪努爾,即上帝與我們同在。
專心而投入地誦念上帝的聖名,就是將自己置於他的臨在中,向他的能力敞開心扉,將自己作為器皿和活祭奉獻於他手中。
在後期猶太教中對上帝的聖名極為尊崇,在會堂的崇拜中,上帝的名字不能被念出來,
因為出聲誦念至高者的聖名被認為是褻聖的行為。


這種希伯來式的對聖名的理解從舊約延續到新約。
因耶穌的聖名,邪魔被驅逐,病人獲得痊愈,因這名字是大能的。
一旦上帝聖名的這種能力被適當地理解,聖經中許多相關的章節都得到了一種更圓滿的意義:
主禱文中的“願你的名被尊為聖”,
基督在最晚餐中所許諾的:“你們因我的名無論向父求什麼,他必賜給你們。”(若 16:23);
基督最後給門徒們的命令:“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靈之名給他們授洗。”(瑪28:19)
聖伯多祿宣稱只有憑“納匝肋人耶穌的名字”才能得救(宗4:10-12);
聖保祿說:“上天,地上和地下的一切,一聽到耶穌的名字,無不屈膝叩拜。”(斐2:10);
新而隱密的名字要寫在白石上,在即將來臨的新時代中賜給我們(默2:17)。


耶穌禱文正是建基於聖經中這種對上帝聖名的敬禮之上。
上帝的聖名與他的位格密切地聯繫在一起。
呼求上帝聖名有一種聖事性的特徵,即上帝在有形可見的標記下無形地臨在與工作。
就像在宗徒時代那樣,為當今的有信仰的基督徒而言,耶穌聖名同樣具有大能。
用迦薩(Gaza)的兩位長老——聖巴薩奴弗(St Barsanuphius)和聖若望(St John)——的話說:
“紀念上帝聖名能徹底摧毀魔鬼的邪惡勢力。
”聖天梯若望(St John Climacus)說:“用耶穌聖名驅逐你的仇敵魔鬼,因為在天上地下沒有比這更有力的武器,
……讓對耶穌的紀念與你的每一次呼吸結合起來,這樣你就會懂得靜默的價值。”


耶穌聖名具有大能,但是單純機械式地誦念耶穌禱文並不會有什麼效果。
耶穌禱文並不是一件具有魔力的法寶。
就像所有的聖事行動一樣,需要人借信德和克己的努力與上帝合作。
我們被召喚以記憶、醒悟呼求上帝聖名,把我們的思想集中在禱文上,並意識到我們在向誰祈禱,
他在我們心中所作的反應。
這種努力的祈禱在開始階段並不容易,教父們稱之為內在的殉道。
西乃的聖額我略反復強調按照這種方法來祈禱的人所有的“壓抑與勞苦”;
需要“不斷地努力”;
他們會“因由理智內在的呼求而產生的顯著痛苦”而有放棄祈禱的誘惑。
“你會感到腰酸背疼,經常會感到頭痛。”
他警告說,“但你要堅持到底,滿懷熱切的渴望,尋找你心中的上帝。”
經過滿懷信心的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才會發現耶穌聖名的大能。


這種滿懷信心的堅持不懈產生的結果是專注不斷的恒心誦念。
基督告訴他的門徒說祈禱時不要“喋喋不休”(瑪6:7);
但是當我們以內在的真誠,專心不斷誦念禱文時,卻絕對不是“喋喋不休”。
不斷呼求耶穌聖名會產生雙生效果:它使我們的祈禱更加整合,同時也更加內在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