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聖名的力量 the power of the name

旅途的終點

與所有基督徒的祈禱一樣,耶穌禱文的目的是:我們的祈禱日益與耶穌大司祭的祈禱結合為一,
我們的生命與他的生命合成一體,我們的呼吸與那支撐宇宙的上帝的呼 吸合而為一。
這一目的可以適當地用教父常用的“神化”一詞來表達。
用謝爾蓋·布林加科夫大司祭的話說:“包含在人心中的耶穌之名使人具有……神化力量。”
聖亞大納削說:“上帝成為人,因此人得以成為神。”
他有上帝的本性,卻取了人性,因此我們人類因著恩寵得以分享他的神性,成為“有份於上帝性體的人”(伯 後1:4)。
耶穌禱文指向降生成人的聖言,藉著它我們意識到這種在我們內神化的奧蹟,藉此我們得以真正肖似上帝。


耶穌禱文使我們與基督共融,因此它使我們分享上帝聖三的內在共融生活。
當耶穌禱文日益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時,我們也日益進入父、子和聖靈之間永不止息的聖愛中。
敘利亞的聖依撒格用下面這段優美的言辭論及愛:


耶穌以象徵的方式所說的國度就是愛,他曾應許他的門徒們將在他的國度裏吃喝:“你們將在我的國度裏吃喝坐席。”
若是沒有愛,他們吃喝什麼呢?
……我們獲得愛時,也就獲得了上帝,
我們的旅程也到達了終點:我們到達了那遠離塵世的,聖父與他的聖子和聖靈同在的居所。
願光榮與王權歸於他。


在靜修傳統中,神化的奧蹟通常總是與看見神光聯繫在一起。
聖人們見過這光,這不是理智所感受到的象徵性的亮光,也不是感官得到的物理的受造之光。
這光完全是上帝本性的神聖而非受造之光,它是基督在大博爾山顯聖容時所發之光,也就是基督在末日來臨時所發之光。
下面是聖額我略·帕拉瑪斯論及這神光的典型片段,他在描述宗徒被提升至第三層天這一神視時說:


保祿看見一道光,這光(充滿整個宇宙,)沒有上下左右的邊界;
這道顯現給他並環繞他四周的光是沒有界限的,比太陽還要明亮千萬倍,比整個宇宙更為巨大遼闊。
在這巨光的環射下,他獨自一人站立在那裏,除了這光什麼也看不見。

Such is the vision of glory to which we may approach through the Invocation of the Name.
通過呼求耶穌聖名,我們也能看到這種上帝光榮的神視。

耶穌禱文使基督在大博爾山顯聖容時所發之光照射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根據《東正信徒朝聖記》的佚名作者的看法,持續不斷反復誦念耶穌禱文有兩種效果。
首先,耶穌禱文改變人與周圍的受造物的關係,萬有都發生了轉變,進入了上帝臨在的奧蹟之中。
他寫道:


當我在內心深處祈禱時,所有四周的一切都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的氣象:樹林、花鳥、大地、空氣、日光等,
似乎都在向我表示,它們是為人而生存,它們印證了上帝對人的愛。
一切都在祈禱,一切都在歌唱上帝的光榮!
我明瞭教父選集中所說的“通曉萬物的語言”……感覺十分熱愛耶穌及一切受造物。


用布林加科夫神父的話說:“耶穌之名的光通過心靈而照亮全部宇宙。”(P182)

其次,耶穌禱文所改變的不僅是朝聖者與受造物的關係,也改變了他與其他人的關係:

我又開始雲遊的生活。
不過,我已不像過去那樣迫切需要什麼。
在路上呼求耶穌之名使我心曠神怡,所有的人都和善待我,彷彿所有的人都開始愛我。
……幾時有人冒犯我,只要一想到耶穌禱文,立怒氣或痛苦全消,一切也都忘了。


“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25:40)
耶穌禱文幫助我們明白基督在每個人身上,每個人都在基督內。


如此看來,呼求耶穌聖名並非僅僅是滿懷痛悔之情,它更是充滿了喜樂;
耶穌禱文對這世界與其說持消極否定的態度,不如說是積極肯定的。
一個人閉著眼睛坐在黑暗 之中,不停地念著“……求你可憐我”,這對某些初次聽說耶穌禱文的人來說,
似乎是一種令人沮喪的祈禱方法。
他們也許會認為耶穌禱文以自我為中心,逃避現實、閉關自守,完全忽略對人類大家庭應有的責任。
這實在是一種誤解。
對那些呼求耶穌聖名的人來說,一掃陰暗與壓抑,取而代之的是獲得釋放與治癒之源。
在西乃的聖赫西基烏的著作中,耶穌禱文所帶來的熱情與喜樂是非常明顯的。


通過堅持不懈地誦念耶穌禱文,理智達到了一種甘飴和平的境界……

雨水不斷地落下,使大地越來越鬆軟。同樣,不斷地呼求基督的聖名,我們的心田也會越來越歡欣鼓舞……

太陽升出地面,白晝來臨;主耶穌尊威而神聖的名字不斷地光照人的思想,產生出無窮的意念,像太陽般發出光芒。

此外,當我們念耶穌禱文的時候,似乎是背離他人,隔絕於上帝的造物,
但事實上我們卻是在肯定和證實自己對鄰舍的責任,並體驗每一個人和每一樣事物在上帝內的價值。
薩羅夫的聖塞拉芬說過:“如果你獲得了內心的平安,在你周圍成千上萬的人將得到他們的救恩。”
如果我們每天哪怕只用很短的時間侍立在基督面前,呼求他的聖名,在一天剩下的時間裏我們的生活都將獲得改變,
我們為他人將更為有益,這是其他方法所不能給予的。
如果每天我們都能隨時隨地誦念耶穌禱文,用高洛德斯基博士的話來說,我們將“在這世上播撒上帝的種子”:


我們可以為他人、書籍、花草、以及我們所遇見的、看到或想到的所有事物呼求這個名號。
耶穌的聖名將成為這世界所有問題奧秘的解答,它是給萬事萬物提供的隱藏的工具,藉此在這世上播撒上帝的種子。
在此人們也許會提到這是全體信徒所有的司祭職的體現。
我們聯合我們的大司祭向聖靈祈求:求你使我們的祈禱融入救恩的聖事之中。


我們經常會有這樣的問題:耶穌禱文能用來為他人代禱嗎?
高洛德斯基博士在這裏為我們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為他人……呼求這個名號。”
必須承認,嚴格來說,耶穌禱文與一般意義上的為他人代禱是不同的。
它不用推理,不用圖像,只是“侍立主前”,因此在念耶穌禱文時不應想到並提及具體某個人的名字。
只是單單朝向耶穌。
當然,朝向耶穌的同時,我們並沒有離棄他人,這是確實無疑的。
我們所愛的每一個早已包含在他的心裏了,他對他們的愛遠超過我們對他們的愛,
最終我們通過耶穌禱文又再一次找到他們每一個人。
藉著呼求耶穌聖名,我們越來越圓滿地進入基督對整個世界滿溢的大愛之中。
但在傳統靜修者的模式中,念耶穌禱文的時候,我們不提到具體某個人的名字,也不有意的想到他們。


所有這一切並不排斥以耶穌禱文為他人代求。
就像在隨時隨地“自由”誦念與“正式”誦念耶穌禱文的時候,
我們可能會受感動為他人或某一具體的個人呼求耶穌聖名。
在為他們呼求耶穌時,我們可以說:“……求你憐憫我們”,甚至也可念出某人或某些人的名字,
如“……求你憐憫若望”。
儘管這並非是靜修者所用的,但這是耶穌禱文在實踐中的一個合理而有幫助的延伸。
呼求耶穌聖名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具有彈性的。


“祈禱是行動;做祈禱是非常有效的。”
沒有一種禱詞比耶穌禱文更真切了。
因為它是在修道院日課中被特別提及的,專為修士與修女的祈禱,同樣它也是在俗信友的祈禱,
適用已婚教友、醫生與心理學家、社會工作者或汽車售票員。
正確地實踐呼求聖名,可以使人更加深入地投入自己的本職,令人更積極地行動,不叫人和大眾隔絕,
反而使他更緊密地同眾人相連,並給人以前所未有的敏銳之心去感受他人的恐懼與焦慮。
耶穌禱文使得每一個人成為“利他之人”,成為上帝平安的活器皿以及行動的修和中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基督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